莎草是《中華草本》收錄的草藥,別名莎隨、薃侯、地毛等,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莖,有舒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對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癥有治療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莎草的功效與作用吧!
莎草的藥用價值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歸經】肝、三焦經。
【功效】舒肝理氣、調經止痛,主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莎草的藥用功效
1、理氣解郁:用于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2、調經止痛:用于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莎草的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前蘇聯學者等報道,給蛙皮下注射莎草水或水一醇提取物,可使蛙心停止于收縮期。較低濃度時,對離體蛙心,以及在位蛙心、兔心和貓心有強心作用或減慢心率作用。莎草總生物堿、甙類、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的水溶液亦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并且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2、雌激素樣作用:去卵巢大鼠試驗表明莎草揮發油有輕度雌激素樣活性,揮發油0.2毫升,間隔6小說皮下注射2次,48小時后陰道上皮完全角質化。0.3毫升給藥三次時,在大量角質化細胞中反出現很多白細胞。白細胞的出現可能是揮發油的刺激作用所致。
3、對子宮的作用:張發初等報道,5%莎草流浸膏對豚鼠、兔、貓和犬等動物的離體子宮,無論己孕或未孕,都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縮力減弱、肌張力降低。其作用性質與當歸素頗相似,但較弱。
4、抗炎作用:莎草醇提取物100毫克/千克腹腔注射,對角叉菜膠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腳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強于5~10毫克/千克氫化考的松。GuptaMB研究證明其抗炎成分為三萜類化合物。其中成分IV-B對角叉菜膠所致腳腫的抗炎作用,比氫化考的松強8倍,安全范圍大3倍。對甲醛性腳腫亦有抑制作用。
5、對腸管的作用:劉國卿等報道,按常規方法制備家兔離體腸管,用記紋鼓描記莎草揮發油對離體腸管的影響。當莎草揮發油濃度為5微克/毫升時可抑制腸管的收縮,當濃度增加至20微克/毫升時,顯明顯的抑制作用,使腸管收縮幅度降低、張力下降。SinghN亦報道,莎草醇提取物20微克/毫升濃度時,對離體兔回腸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
6、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莎草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其他細菌無效。莎草烯Ⅰ和Ⅱ的抑菌作用比揮發油強,且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氫化不影響其抗菌作用。莎草酮則完全無效。莎草提取物對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7、其它作用:莎草醇提取物對組織胺噴霧所致豚鼠支氣管痙攣有保護作用。莎草所含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物質主要為a-莎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