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完博洛尼亞CERSAIE后,很多人說沒什么看頭,除了大板還是大板,當我聽到這些話語的時候,心里琢磨了一下背后的原因,心里卻越發有點堵。
博洛尼亞CERSAIE
1、
本屆CERSAIE之所以特別多中國人去看,是因為今年中國陶瓷行業的生意特別難做,而且里里外外都迷茫,甚至有點恐慌了,皆因找不到方向,希望通過了解意大利找到未來的曙光。
2、 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滿懷希望地去意大利“朝圣”卻失望而歸,其實背后是中國陶瓷整體水平落后于意大利這一根源。落后就必然被淘汰。
3、
還有一個挺遺憾的現象,到訪意大利的國人,絕大部分是陶瓷業界的老板,以“設計師”身份觀展的卻鳳毛麟角,而且哪怕是“設計師”也只觀陶瓷展,止步于里米尼機械展外,這不得不讓人嘆息。
中國每年的陶瓷產量早已一騎紅塵,幾乎要超越全世界其他陶瓷產量的總和,可是中國卻并非陶瓷強國,歐洲生產的瓷磚80%
用于出口其他,而中國生產了全球一半的陶瓷,卻只有不到20%
用于出口,更遺憾的是,哪怕中國已經是全球的瓷磚生產國,每年銷售總金額也低于意大利,意大利瓷磚的平均銷售單價大概約等于中國的2.5倍左右,這不得不讓人覺得唏噓!
然而,國內的陶瓷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對房地產的政策的調整改變了行業的市場格局,零售與批發市場規模大幅度地萎縮,導致過去絕大部分營銷手段失效;第二方面,環保的壓力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與不穩定性大幅度地提升;第三方面,隨著周邊及新興陶瓷生產的崛起,由于其起點高,勞動力成本低于中國,中國過去的競爭優勢正在快速地消失;第四方面,隨著不少新興陶瓷生產國的崛起,出于保護主義的不斷被刷新,全球對中國加征反傾銷稅的快速地增加,額度也是不斷刷新紀錄!第五方面,國內的消費市場基本上交棒完畢,正由80后唱主角,還有就是新中產的崛起也提升了瓷磚消費的層次與標準,直接導致中國的瓷磚消費市場快速對標歐美,進而導致消費者對瓷磚的表現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導致了這兩年進口瓷磚開始快速增長。
中國的陶瓷行業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未來給國內陶瓷企業可供選擇的路已經不多了,追上意大利成了必然的選擇,國內陶企與意大利陶瓷企業短兵相接將在短時間內變成現實。但現在能看清與意大利具體差距的國內陶瓷從業者卻是鳳毛麟角!更有甚者把意大利供奉為不可超越的信仰!面對洋人矮了半截!然而行業還有很大一部分勇士不畏強敵與風雨決心守護自己的領地!但在勇氣可嘉之余還需要“得法”方能實現蛻變!
既然大家都明白追上甚至超越意大利是中國陶瓷的未來發展必由之路,那問題來了:我們看了那么多年的CERSAIE,我們與意大利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我們要追上意大利我們該怎么做呢?我以跨界設計師的身份與歐洲打交道已有十多年,在這十多年里,不斷地總結歐洲的經驗與邏輯!接下來我希望以一個“跨界設計師”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此的見解!我稱之為中國瓷磚的意大利設計彎道超車【三部曲】。
【一部曲】:認清具體差距!
我們既然要追趕,要從了解對手和自身缺陷開始!首先強調的是我們中國的陶瓷行業與意大利的差距在“設計”,而這個設計并非簡單的平面設計、圖稿設計、空間設計等,而是“工業大設計系統”。
在過去國內陶瓷行業對“設計”一詞有太多的“誤解”,其中尤為突出的幾個觀點是:
1、 設計是藝術,是小眾的、是的,不是大眾的,更與陶瓷產業鏈研發無關。
2、 設計是廣告設計,或是空間設計,或是個體外觀設計,或是機械設計等,相互獨立,只是陶瓷企業的一個附屬品,是瓷磚生產出來后的推廣工具。
3、 設計和設計師只是銷售的橋梁或炒作的工具,還有渠道。
在此,我希望糾正一下大家對“設計”的認知:
1、
設計是科學的,有規律的,是有標準的,是為營銷服務的。設計本身是由市場而來,正確的設計是“對大于美”,設計與市場是科學嚴謹的邏輯關系,陶瓷行業對設計的“失實”認知,是由于過去的企業是賣方市場,并不需要太多的“設計”,更缺乏真正合格的“產品經理”。
2、
“各類別”設計和美學是整體的,是一個大美學系統,并非獨立存在,設計行業把它稱之為“大設計”。當把它拆開以后,設計本身的效果與價值便會嚴重削弱,過去在佛山或陶瓷行業被拆分只是被“失實”認知和本地“設計”的整體從業水平低有關。
3、 設計和設計師除了是銷售的橋梁以外,更關鍵的是對整個產業鏈起著“核心帶領”的作用。
當然除了以上三點,更的說,國內陶瓷行業需要的是“工業大設計系統”。讓“工業大設計系統”鏈接到企業戰略的定位、品牌及調性的定調、產業鏈上下游的研發、產品體系的構建、產品研發標準、生產系統的標準、產品應用體系、體驗式展示系統、市場的推廣等。進而引導化工與設備的研發方向。然后在研發的過程中又再不斷地反向論證修正大設計給予的方向的正確性,研發出來后終為“設計的目的”所用。
除了以上幾點因素以外,還有更多具體的差距,具體以表格的形式表達,讓大家更為清楚。
當大家都意識到各個方面的差距并加以修正時,便是真正快速縮短中國與意大利陶瓷業界差距的開始。
當然,在大家修正過去“失實”的認知之前首先要充分地認知意大利的產品標準,而意大利的產品及設計標準(也是產業鏈研發的目的)是以下7點:
1、 逼真自然,而且是越逼真越好,要把原素材的“魂”還原出來。
2、 愉悅色!無論是什么色彩必定是讓人產生愉悅情感的顏色。
3、 質感自然渾厚!需要表達出產品的厚重感及細膩感,而且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溫度”。
4、 意境抽象唯美!產品意境越唯美,附加值越高!
5、 紋理的層次立體豐富!
6、 產品需要連接生活!設計源于生活,然后用抽象的手法表達。
7、 空間美學加持!產品服務于空間,空間美學決定產品的結構與細節!
全球陶瓷產業鏈的上下游,無論是機械還是化工都以以上七點為發展的方向,再加以“傻瓜化”、“實用化”、“靈活化”、“成本大眾化”及“市場化”為目標,終實現陶瓷產品的更新迭代。
【二部曲】: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在認清差距后,我們應該重新調整中國企業的產業布局,調整結構方向,由“工業大設計系統”作為核心紐帶,以全球化視野借資本的助力促進國內外上下游產業鏈整體大融合,形成整體框架后,進一步完善創新文化機制促進國內人才的培育,一定要提倡務實、系統的工匠精神共同推動產業的變革。
【三部曲】:彎道超車的核心 ,構建“工業大設計系統4.0”平臺
首先,在戰略上我們應該先追趕,洋為中用,然后結合自身優勢先構建“工業大設計系統4.0”,然后在將來比較成熟的時候引進“意大利工業4.0”進而實現“超越”。國內自身優勢有:1、國內從業人員數量相對歐美多;2、國內生產、研發、服務效率高;3、國內擁有足夠大的市場容量;4、相對歐美國內從業人員普遍更靈活;5、國內資本規模更有優勢;6、中國設計產業集各家之所長,是世界設計的大熔爐,其寬容度遠勝于意大利,加上自身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可挖掘的創新點是一個近似于無限的數據體量,它是差異化的源泉,也是商業發展的原動力;7、中國人的智慧機敏而平衡,只要一旦掌握有效的核心方法,其發展的速度不可估量。
其次,在構建“工業大設計系統4.0”的過程中需要從根本上調整過去的研發生產思路,并進一步顛覆性地改變整個設計-研發-生產-市場的結構與過程。
結語:
對于國內的陶瓷行業,除了“工業大設計4.0”以外,還要記住重要的四個詞是“美學”“回歸”“標準”和“格局”。
“美學”,是整個陶瓷產業鏈的根本和目的。簡單的說是滿足消費者內心的“痛點”和“癢點”,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生活態度,更愉悅的情感,更有品質的空間享受。因此,它并不局限于品類、規格、風格、概念,核心還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也是企業長盛不衰的秘訣!
“回歸”,中國的陶瓷產業在過去足夠龐大的國內市場的培育下“閉關鎖國”,極少參與國際競爭,導致與歐美甚至日本等陶瓷強國的差距巨大。在幾乎所有過去的商業營銷手段失效的,沉下心來,回歸本心,回歸消費者訴求,注重品質與管理,才是企業安心立命之本。
“標準”,中國陶瓷行業需要全球化視野,并非局限于某個工廠的重資產模式,而是需要學習歐美的“制定標準-輸出標準”,無論是美學、工藝、機械、營運、流程、設計、創新、生產以及管理等。唯有“標準”才能通吃全球。
“格局”,中國若要贏過意大利,便不能只在乎“一家一姓一企業”,借用歐美及以色列的商業智慧,共同差異化抱團發展,構建行業性的創新平臺,才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對意大利實現真正的超越。
看了上面關于陶瓷設計的一些內容,是不是對陶瓷行業有點好奇,那么推薦你看下面相關文章:
技術及工藝的變革對陶瓷行業產生了什么影響?
陶瓷衛浴企業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陶瓷衛浴企業管理有哪些問題
節能減排成陶瓷衛浴行業發展的“死穴”h
陶瓷衛浴業仿冒現象嚴重:原創被抄襲被模仿
陶瓷衛浴行業兩大“瓶頸”聚焦
陶瓷貼牌商“大遷徙”之謎:何處是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