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料0.6元每平方米、排鉆10元每平方米、封邊0.2元每平方米、著色7.5元每平方米……今年起,在成都市新都區家具工業園區內,半機械化的家具板材流水線上,站在每道工序背后的工人都有了相對科學且公開的勞動報酬定價。據悉,這是新都區歷時半年,在推進家具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新都區家具園區成立于2008年,現入駐規模企業45家,用工總量近6000人,每年產值超過180億元。由于家具行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特點,員工多為流動性大的農民工群體,短暫用工導致企業不愿在技能培訓上投入,每逢用工高峰時段,便會出現對熟練工種的“搶人”大戰。
“這對園區內企業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新都區家具園區工會聯合會副主席曾綱告訴記者,為了解決上述問題,2015年,新都區總工會、園區工會聯合會、園區行業協會聯合,用近半年時間走訪園區45家企業,涉及工種50多個,結合家具行業工序多、材質復雜的特點,以5家試點企業工資定額為標準,為板式家具生產的每道工序制定出工資定額標準,并草擬出臺了《2015成都家具園區家具行業工資定額定級指導標準》。“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每一道工序都貼上公平合理的價值標簽,讓行業內所有用工都能走上正常軌道。”曾綱說。
“行業內工資更加科學合理的制定,對調動員工積極性有著重大推動力。”新都區一家具企業人事經理告訴記者,如果每道工序的崗位能夠得到化配置,員工在用料方面每年多可為企業節約成本超過40萬元。
“為家具行業勞動定額立標準、補空白,是我們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縱深布局的嘗試。”據新都區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創新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未來,區總工會將不斷拓展行業工資協商領域,逐步在環衛、餐飲等多個行業建立起工資定額標準制度以及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