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與除、盂、九三節并稱中國傳統節日四大祭祖節日,為臺灣、中國大陸、香港等地根據農歷節氣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門則還有冬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清明節的由來是什么吧!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么?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清明節是什么時候?
公歷4月4或5或6日。清明節的時間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的起源和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