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別名石刁柏、龍須菜,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蘆筍以嫩莖供食、營養豐富、質地脆嫩、清香可口,可以鮮食,也可加工制罐,是一種細菜,也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同是還含有天門冬酰胺和天門冬氨酸,以及云香甙、葉酸、核酸等物質,經常食用蘆筍對心臟病、高血壓、膀胱炎、糖尿病、白血病有一定療效,并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被稱為抗癌的保健蔬菜。
植物學特性
蘆筍雖為多年生,但地上莖葉每到冬季低溫霜凍即枯死,以地下根莖越冬休眼,至翌年3-4月氣溫上升再由地下抽生新莖,新抽之嫩莖即蘆筍,管理得好,采收期可長達10年以上。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蘆筍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30℃,營養生長的溫度為20-30℃,15℃以下生長緩慢,嫩莖發生少,30℃以上嫩莖外皮容易纖維化,筍尖易撒開,品質低劣;35℃以上停止生長。
2、光照
蘆筍是喜光植物,要求強光照,日照充足,枝繁葉茂,光合作用與溫度有密切關系。高溫季節對蘆筍生長不利,長期陰雨對蘆筍產量也有影響。
3、土壤
蘆筍是深根作用,而幼莖又需培土遮光,應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PH5、8-6、5。
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
①播種期:春季3-4月,秋季8-9月。
②種子處理
將種子放入50%多菌靈或70%基托布津400倍溶液內,水溫保持25-30%,消毒24小時,再用清水淘清后,將種子放在3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3天。物種子充分吸水后,再用紗布或毛巾包裹放在溫箱或暖和的地方催芽,其間要經常噴水或漂洗,2-3天種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種。
③苗床準備
苗床以排水良好,疏松透氣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底肥按每畝苗床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kg,尿素10kg
,普鈣7kg,硫酸鉀6kg,均勻撒施,再翻入土層與土壤混合。
④ 播種方法
撒播每畝用種量約10kg,點播和條播每畝約需種1kg左右,播后用稻草或松毛覆蓋畦面,然后用噴壺均勻澆透水,播后15-20天開始出苗。
⑤苗床管理
種子80%出土后即可陸續揭去覆蓋物,注意輕洗水,除草追肥,發現地下害蟲及時防治。
⑥分苗假植 當幼苗約有10cm高時進行。
2、定植
①選地挖溝
栽植地應選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不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翻挖曬垡,熟化土壤,然后按1、5m的行距挖定植溝,溝深50cm、溝上寬40cm、下寬50cm。蘆筍應重施底肥,首先在溝內填表土約10cm、然后每周施月機肥4000-5000kg,復合肥150-200kg或油枯100-150kg,普鈣50kg、硫酸鉀15kg、呋喃丹2kg防地下害蟲、混合拌勻,再回填土層表土均20cm,混拌并踩實。將表土回填入溝內,但溝面仍需低于畦面約10cm左右。
②、栽植時期及密度
春播苗5-6月定植,秋播苗以翌年3-4月定植。種白蘆筍行距以1、6-1、8m,株距30-35cm,每畝1000-1200株,綠蘆筍行距1、4-1、5m,株距20-25cm、
③將選好的蘆筍苗莖葉切去一部分,留下20
cm即可,按所定株距將根群拉開,使其向四周斜下方伸展,覆土一次不可太深,成活后結合中耕除草再覆土兩次,使根盤埋在土下10-15 cm為好。
3、田間管理
①新植苗的管理
定植后一個月即可追肥,以清糞水為主,以后兩個月追一次,濃度可適當增加,中耕松土除草,結合中耕淺培土1-2次,防根系外露,定植當年長出的嫩莖應全部保留。
②摘除雌株花果
雌株由于開化結果要消耗大量養分,影響當年及次年產量,故應及早摘除。
③灌水追肥
采筍期要保證灌溉、不能受旱,一般7-10天灌一次,產量在第3-4年后,每年還要重施以有機肥為的秋發肥和冬肥,注意避免偏施
N肥,應N、P、K合理搭配。
4.主要病蟲害
危害蘆筍的病蟲害比較多,其中危害的是莖枯病,此外還有褐斑病、銹病、根腐病等。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小地老虎、蠐螬等。
5、采收
可有第二年開始少量采收,每天早上或傍晚,當嫩莖高15-20cm時,離土面1-2cm處用利刀割下,用濕毛巾包好。每次采收時必須將所有嫩莖,不論大小全部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