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爆索菲亞 本質還是看好中國房地產
2020-07-07 18:26 來源: 同花順 作者:未知 閱讀()
在定制家居的眾多玩家中,與房地產企業結合得最緊的那個,也將是離資本最近的那一個。
6月30日,有一只股票被外資買爆了。
“買爆”不是形容詞,而是外資持股比例限購線的俗稱。深交所規定,外資所持有A股股份的上限為28%,當持股比例超過“限購線”,那么港交所就會不再接受這家公司的買盤,直至外資總持股比例下降到26%以下。
被買爆的公司是定制家居公司索菲亞,它的股本結構中,外資持股比例達27.98%,距離“限購線”僅一步之遙。
伴隨外資瘋狂加倉而至的則是股價的持續上漲,2020年第二季度,索菲亞股價上漲38.38%,漲幅遙遙領先于大盤。
除了這個28%的“限購線”,交易所還對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6%的公司設定了“預警線”,并向外界公布。目前,除索菲亞外,還有美的集團、泰格醫藥、廣聯達、啟明星辰的外資持倉比例超過26%,5只股票被交易所同時預警,尚數A股歷史首次。
在5家被預警的公司中,美的集團是白色家電龍頭、廣聯達是建筑工程軟件龍頭,而索菲亞是定制家居龍頭。這些公司的業務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與房地產密切相關。
不難看出,在外資眼中,中國的房地產依然具備投資潛力。
01 索菲亞渡劫
國內投資者對于外資的第一印象,總是與“價值投資”緊密關聯。但有趣的是,外資大舉買入的索菲亞,其基本面卻呈現出了一個不好的苗頭――這家公司交出了上市以來的首張虧損季報。
受疫情沖擊,全國經濟在一季度降至冰點,停產停工對大量企業的業績造成了影響,索菲亞也不能幸免。在一季度中,索菲亞整體營收7.63億元,僅為去年同期的75%,甚至還歷史性地出現1654萬元的虧損。
除去疫情的影響,索菲亞近兩年的業績也并不令人滿意。
2018年之前,索菲亞展現出了一只超級白馬股的面貌。它長時間地保持了35%-45%的凈利潤增速,公司估值始終在30-40倍PE波動,與之相對應的,是股價的持續上漲。
在過去兩年內,隨著房地產調控逐漸趨緊,貨幣性棚改政策的放緩,索菲亞的業績陷入瓶頸,僅能繼續保持個位數的增長。與此同時,后來者歐派櫥柜、金牌櫥柜、志邦廚柜紛紛上市,并且業績明顯好于“傳統王者”索菲亞,不禁讓投資者產生“索菲亞怎么了”的疑問。
實際上,這并非索菲亞自身的問題,它的背后,整個行業的變局。
02 衣柜市場里的鯰魚
索菲亞與歐派櫥柜,同樣是定制家居公司,但嚴格來說,兩者的起源差別甚大。
外行人不清楚的是,定制家居分為“衣柜派”和“櫥柜派”兩大門派,索菲亞是“衣柜派”的代表,同樣隸屬于這個門派的還有上市公司好萊客;歐派則是“櫥柜派”的老大,金牌櫥柜、志邦家居等也都是以櫥柜起家。
盡管在普通人眼中,衣柜與櫥柜的差距可能并不大,他們所使用的材料和組裝方式也大同小異,但對于資本而言他們就好像是兩個行業。
數據顯示,目前整個中國櫥柜行業中,定制櫥柜的滲透率已經超過60%;而定制衣柜在整個衣柜行業的滲透率卻剛超過30%。低滲透率意味著更高的增長空間,這意味著像索菲亞、好萊客這樣的“衣柜派”應該擁有更快的成長速度。
在A股市場中,索菲亞和好萊客是最早上市的兩家定制家居公司,上市之初,他們得到了資本對于其成長空間的認同。但隨著“櫥柜派”公司在2017年的集中上市,并開始布局衣柜市場,市場格局就此發生了改變。
對于櫥柜企業而言,由于衣柜市場的空間更大,因此他們在滲透至衣柜領域后,業績呈現高速增長。與之對應,衣柜企業想要進入櫥柜市場則較為困難,市場競爭激烈,后入者很難獲得高速增長。
這造成了一個客觀事實――索菲亞還是之前的索菲亞,但衣柜市場已不是之前的藍海市場,“鯰魚”的入侵,攪動了一池水,讓市場陷入殘酷廝殺。體現在業績上,就是索菲亞與好萊客都出現了明顯的業績換擋降速,而歐派櫥柜、志邦廚柜等公司的業績卻依然亮眼。
03 商業模式差異
裝修是一個傳統行業,同時也是剛性需求。
作為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定制家居能夠充分發揮設計師的想象空間,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因此深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甚至被看作傳統裝修的替代者。在歐美國家,定制家居的滲透率接近70%,而我國則不足30%,有極大的潛在增長空間。
2018年,我國推出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到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這掀起了全國上下“全裝修”的熱浪。這意味著開放商在向用戶交房時,必須具備基礎設置,清水房的交付方式將逐漸消失。
全裝修的興起給定制家居帶來了明顯的沖擊。在全裝修中,櫥柜是房地產企業交房的必備品,而衣柜則不在交付范圍內。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櫥柜派”和“衣柜派”雖然都被定義為定制家居,但實際的商業模式卻存在極大差距。以櫥柜為主的企業,最重要的客戶是房地產企業,因此極為依賴大宗采購;衣柜企業雖然也有to B成分,但更多地體現為to C的消費屬性。
這意味著商業模式上的本質區別。
2C業務偏向于消費零售,擴張不容易,但業務模型極為優秀,不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幾乎能夠獲得穩定的現金流;2B業務主要與房地產企業打交道,更像是工程公司,雖然營收和利潤都很好看,但仍將面臨壞賬的風險。
04 分化的定制家居
一邊是索菲亞備受外資追捧,另一邊則是無人問津的好萊客,作為投資標的,定制家居細分領域內呈現出熱度嚴重分化的趨勢。
縱觀A股主要的定制家居公司,其實他們的業績在疫情之中均受到了影響。具體來看,五家主要的定制家居公司一季度營收均出現下滑,除金牌櫥柜外,其余四家公司的降幅均在20%以上,好萊客更是同比下降48.3%。
在整個行業普遍下滑的背景下,索菲亞和志邦家居在今年的表現明顯好于其他公司,漲幅分別達到23.87%和19.06%。為何他們能夠在逆境中受到資金追捧呢?
其中原因,主要在于其較高的to B業務占比。
所謂定制家居,指的就是商家通過設計師登門量尺,根據客戶的實際房屋機構給出專屬的設計方案,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房屋的空間。嚴格來說,定制家居是一種to C為主的模式,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進行設計。
由于to C業務是先款后貨,因此并不會占用企業現金流,也就是說to C業務不會產生應收賬款。縱觀五家定制家居公司,只有好萊客和金牌櫥柜的應收賬款占比低于20%,其他公司總營收中應收賬款的占比都很高。尤其是在一季度漲幅很高的索菲亞和志邦家居,他們的應收賬款額度均在75%以上,幾乎完全依靠2B業務支撐著運營。
但疫情的突然爆發,阻斷了線下經營,導致定制家居的2C業務幾近停滯,因此以2C業務為主的好萊客業績表現極差。這種極端情況下,像索菲亞和志邦家居這樣以2B業務為主的公司仍能保持穩定現金流,因此也獲得資金的認可。
其實,在所有的定制家居公司中,好萊客是積極轉型最快的,從布局直播帶貨,到抖音碎片化營銷,再到與齊家網進行跨界合作,始終走在互聯網轉型的第一線。
從估值來看,好萊客的PE甚至不如歐派的一半,與索菲亞相比也僅為對方六成水平,是唯一一家PE低于15的定制家居公司。
因此顯而易見的是,現階段的定制家居仍屬于偽定制,2C業務無法與2B業務相提并論,定制家居的消費屬性被忽略,仍從屬于傳統的地產相關產業鏈,而這也是外資乃至市場買入的邏輯。
外資買爆索菲亞,實則背后仍是看多中國房地產的傳統邏輯。索菲亞2B業務占比很高,表明公司的工程渠道優勢顯著。
疫情沖擊之下,房地產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根據克而瑞的數據,今年上半年,40家上市房企中,有22家出現同比正增長,行業的整體表現好于預期。尤其在今年一季度幾乎半停滯狀態中,但上半年仍有多數公司延續增長,可見二季度房地產行業正在復蘇。
正是對于中國房地產持續復蘇的預期,這讓外資重新看好中國房地產企業。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內,房地產板塊的公司集體爆發,印證了市場開始重新關注曾經的資本龍頭行業。
作為與房地產高度關聯的行業,在定制家居的眾多玩家中,與房地產企業結合得最緊的那個,無疑也將是離資本最近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