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位房地產中介為了幫客戶買房,四次與不同的人辦理結婚、離婚手續的網帖刷爆網絡,再次引發網民對房地產中介規范經營的關注。連日來,北京、廈門、成都等地嚴查部分中介頂風作案、擾亂市場的行為,住建部也舉行會議,要求各地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
“嚴打”風暴之中,房地產中介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樓市調控升級、監管日趨嚴厲的背景下,中介還敢鋌而走險、違規操作嗎?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房地產中介市場掀起“嚴打”風暴
近段時間,全國多城密集出臺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與此同時,多地房地產中介市場也正在經歷一場“嚴打”風暴,不少原來門庭若市的中介大門緊鎖,曾經風風火火的中介市場也變得風聲鶴唳。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通報,在“3·17”樓市新政實施整一周之后,就有38家房地產中介被責令關停或停業整頓。鏈家、我愛我家、麥田等十大中介機構,還被市住建委集體“約談”,明確禁止其參與炒房。而這十家中介機構的簽約量,占到了北京全市存量房總成交量的八成左右。
在此輪整治之后,記者以購房者身份撥通了北京市區多個中介電話,實地走訪了西城區多個中介門店。當被問到能否想辦法幫忙“落戶口”“避稅”“補社保”時,中介人員大都表示“這些都要按規定來辦,不可能操作,也操作不了”。還有中介在電話中回復說,近風聲緊、管得嚴,大家都很規矩,沒有人敢頂風上。
在廈門,市國土局近日也聯合多部門開展專項調查,通過現場檢查、詢問當事人,查實了市內兩家房地產經紀機構擅自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萬科湖心島”“世茂璀璨天城”等虛假房源信息。目前,這兩家機構的網簽資格已被暫停,相關部門也已立案調查。
27日,寧波市住建委聯合8部門發布意見,明確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備案管理,全面推行網簽交易,并把“吃差價”、協助教唆當事人簽訂“陰陽合同”等行為,列入“從業禁止行為”。該意見將于4月1日正式實施,寧波市房地產市場監管服務平臺也將于4月上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此表示,今年以來,一些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躁動”,與當地中介機構涉嫌哄抬價格、虛假宣傳等違規操作不無關系,必須要對中介市場加強監管。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房地產中介“四宗罪”
網上房源“十房四假”、“高評估價套貸款、低評估價避稅”、壟斷市場房源……記者調查發現,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嚴打嚴控之下,一些房地產中介仍不收手。
——發布虛假信息,請君入“甕”。記者在北京、福州等多地的網站隨機選取了十個當日更新的二手房房源,致電中介。其中兩家表示“網上標價過時了,現在價格漲了很多”,一家中介表示“房源剛給賣掉,太搶手”,還有一家中介直接推薦起了其他房源。
面對記者的質問,一位中介坦承,“網上房源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實的,也是為了吸引客源。”
——“高評低報”,套貸逃稅。28日福州樓市新政將本地居民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50%,記者29日以購房者身份致電中介,當了解到記者首付款不充裕時,中介自信地表示:“沒關系,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對策。”他說,如果用商業貸款購房,可以幫著把評估價做高,拿到的貸款額度,還能把申報價做低,地避稅。
以記者咨詢的一套總價190萬元的房源為例,按照新規需繳納近百萬元首付款,但該中介承諾只要準備七八十萬元即可,申報價則可以做低至五六十萬。
——騙取購房資格,頂風作案。新一輪調控政策中,多地擴大了限購范圍,記者致電青島、南京的兩家中介公司暗訪,咨詢能否幫助落戶口、辦理社保繳納的相關證明。
南京的中介說,有的中介幫買家落過戶口,但是后來被查了,還是建議想辦法與本地人結婚落戶。在與青島的中介反復溝通后,他告訴記者,中介公司不能幫忙辦理落戶,但他個人可以找關系出具“限購證明”,證明購房人不在限購范圍之內,從而取得購房資格,開價1.2萬元。當記者追問找什么人做材料時,這位中介人員沒有回復。
——壟斷市場房源,操縱價格。天津購房者小李一直在58同城、搜房網等網站刷“個人房源”,希望能直接跟房東簽約,電話撥通后卻發現都是中介。青島房東唐女士說,掛出房源信息后,中介電話就鋪天蓋地來了,不少中介要求“代理”。
業內人士稱,中介可以通過壟斷“個人房源”賺取中介費、甚至抬高房屋售價。個別中介甚至采取“代理”的方式,即如果成交價高出房東心理價,則需要給中介一定提成。
重拳之外還需加強監管、完善法律法規
早在去年8月,住建部等七部門就聯合印發意見,要求加強對房地產中介的管理。29日,住建部又舉行整頓規范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壟斷房源、操縱市場價格等三類違法違規行為。相關部門嚴打之下,房地產中介亂象為何久禁不絕?
嚴躍進分析說,中介機構管理困難,很大程度上因為房屋買賣是個人行為,不像房企那樣容易被監管。“房東對房源的定價是自愿的,房源掛牌也沒有完善的信息審核,所以對二手房房源監管就比較難,中介恰恰是鉆了這個漏洞。”他說。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當前房地產中介市場缺乏統一、規范的自律組織,涉及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也不夠強。此外,由于中介機構的注冊金要求較低,有效的審查和制裁機制缺失,也導致中介機構資質參差不齊,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也較低。
業內人士認為,中介能夠在交易過程中“興風作浪”,跟交易雙方自我保護意識不到位有關。受訪者圖方便將房屋交由中介機構全權代理,購房者缺乏必要知識,不清楚各項收費的標準,在委托交易中處于被動地位。
張宏偉等專家建議,凈化市場還須施以重拳,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涉案房地產中介整治力度。可以適當采取取締營業執照等做法,淘汰市場中的“害群之馬”。
上海滬中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敏華表示,二手房交易市場中消費者長期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態,對中介機構又缺乏監管,應強化政府主導的免費服務平臺的作用。目前很多城市已建立存量房交易服務平臺,下一步應該繼續完善服務功能,讓交易方式更自由,交易過程更透明。(來源:天津北方網)
相關閱讀推薦:
租房者的血淚經驗 教你租房時被中介騙了怎么辦
精裝修價備案賣的是毛坯房 房地產成消費投訴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