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改造家》中的名設計師們面對逼仄的空間、奇葩的房型、有限的的資金,以及委托人各種復雜的需求和對家庭的情感羈絆,完成了一系列設計改造,引發網絡熱議和討論。但設計真的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中“12平米逆天改造”一期引發熱議
這是一個過道改建而成,存在于兩座房子的夾縫之中的屋子,所以空間極其逼仄,每層僅有12平米,卻有三代同堂。
在王仲平的改造中,一樓做了防水處理,加裝了一臺電梯
在去年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夢想改造家》中,以“造夢”為出發點的設計師沈雷,將杭州西湖邊的“蝸居”改造出了“幸福的味道”,使原本居于困窘的陳英母子激動得熱淚盈眶,沈雷的名聲也由此擴大到大眾群體。在近日的2015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作為“夢想8×8——Intertextile概念展”總策展人,沈雷把主題設定為“夢想”(dream
up)。“誰都可以做夢,誰都可以發想,想不到的才有意義。”
毫無疑問,“夢想”在專業設計師和普通大眾之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從去年7月底開始,東方衛視一檔名為《夢想改造家》的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吸引了大眾的目光。沈雷、史南橋、王平仲、賴旭東、琚賓、凌子達等一批國內知名設計師,面對逼仄的空間、奇葩的房型、有限的的資金,以及委托人各種復雜的需求和對家庭的情感羈絆,完成了一系列設計改造。
“種下夢想,看設計成真。”每位設計師拿出的改造成果總能帶來一些驚喜。破舊的小屋被修葺一新,打上燈光后堪比設計雜志上的樣板房,主人公有了單獨的衛生淋浴空間,老人不用踩著老朽陡峭的樓梯蜷縮在根本站不直身的閣樓臥室,孩子也如愿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精妙的解決方案、改造前后鮮明的落差,夾雜著委托人在改造之后對生活燃起的希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共鳴。在幾個視頻網站上,每一期節目的點擊率都高達數百萬,這些設計師也被冠以“設計師男暖”、“空間魔法師”等稱號。
不過,在濃縮的70分鐘節目之后,人們在受到啟發的同時也產生了各種疑問:這些奇葩蝸居的設計改造難點僅僅在于空間和費用?設計真的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一切答案還得待時間檢驗。
陳英家改造前后的對比
西湖邊的20平米的局促空間里,陳英和她的兩個兒子,已在此生活了19年
破解“蝸居”難題
“對于一個城市設計師來說,針對小空間的設計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難,相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沈雷在接受財經專訪時給出的答案,令人有些意外。“雖然都是案例,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有難度,但難度系數的確不算,至少算不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早在《夢想改造家》還只是《非常惠生活》節目中的一個特別單元時,設計師王平仲就已經在銀屏上兩度捉刀。
據他總結,為這類住宅做改造設計,要訣在于合理安排每一寸空間,小到一把椅子,一個收納柜,都要符合小空間的特質,容不得半點浪費,而一些空間設計還需要“一鴨兩吃”,使其承擔起居、就寢等多功能。在他看來,設計的解決方法總比問題多,甚至在“12平米逆天改造”那一期中,當委托人拿不出更多后續預算時,他還親自動手找來廢棄牛仔褲和布料制作各種軟裝,解決了委托人入住的燃眉之急。
“對設計師來說,參與這類節目,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另一方面通過展現案例的設計過程,讓更多觀眾了解設計師的專業作用,了解設計究竟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王平仲認為,人們對家裝設計有錯誤的認識,以為只是貼貼墻紙,換一下家具和瓷磚。但真正的設計必須把美觀和功能緊密結合在一起,而節目中這些萬里挑一的改造案例,無一不是從骨子里大刀闊斧地改變。“關鍵的,是把空間中功能緊湊的地方隔出來,這通常要在專業設計師的幫助才能實現。”
王平仲坦言,和訴求明確的商業設計不同,設計師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梳理委托人究竟需要什么。“各種情感和情緒夾雜在一起,有時候他們一時表達不清,有待設計師在過程中慢慢發掘。”在“12平米逆天改造”那一期,王平仲說服了委托人拆掉違章建筑,在公共過道的墻面上安裝不透明的玻璃磚,既解決室內采光問題,又能在不影響周圍鄰居的情況下美化墻面,問題卻接踵而至。
鄰居不買賬,指著王平仲大聲呵斥,“他們日子是好過了,但我們坐在走廊里乘涼,卻看到一塊亂七八糟的墻面,是什么心情?”其中一位老太太甚至對著鏡頭大罵,“什么設計師,簡直就是強盜師。”在鄰居眼中,本來和他們一樣拘于陰暗房屋中的委托人,儼然已成為既得利益者,這多少讓他們感到不平。但這種情緒并不代表他們真正的訴求,王平仲用了數月時間與他們反復溝通。
原來,那位大罵“強盜師”的老太太,希望在改造中,設計師能想辦法把那些安裝在她家、屬于鄰居的電表移除出去。當她得知這件事只有電力公司才有管轄權,才對王平仲的態度有所緩和。經過觀察,王平仲還發現一些對安裝玻璃磚不滿的鄰居只是很單純地怕裝修會把墻面弄得無法收拾。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設計師親手在墻面上進行了漂亮的涂鴉彩繪,鄰居的怨氣和擔心這才消散。
在近期的夢花街餛飩店改造中,設計師史南橋遇到的狀況更加復雜。共24平的老宅被分隔為3層,住著三姐妹中的大姐和年邁的父母以及老三的兒子,屋內沒有衛生淋浴設備,委托人半夜起夜只能靠痰盂罐解決,時不時還要受漏雨之苦。不只如此,樓下還要擔負餛飩店的商業功能。為此,史南橋拿出偏重商用或者居住功能的多種方案供委托人選擇,在建議他們打出餛飩店的品牌后,還在溝通會上特意請來品牌營銷專家為餛飩店出謀劃策。但實際情況是,三姐妹對老宅改造成商用還是居住意見不一,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
事實上,史南橋給出的每一種方案,都能從不同角度解決老房空間逼仄與多功能用途間的矛盾。不過,委托人的舉棋不定、意見不一,讓設計師頗感為難。在改造陷入僵局時,設計師只得跟作為一家之主的老爺爺溝通,以他的意見為主要參考,這才讓改造計劃繼續進行。不過,老爺爺在其他家庭成員的意見影響下,又突然要求更改方案,這讓經驗豐富的史南橋也措手不及。急中生智下,他使用能夠變形的家具,以及升降機來調整二樓空間的層高,讓它成為一個百變空間,才讓委托人真正信服。史南橋坦言:“我也是看到節目之后才知道,在改造過程中,委托人中有人還提出更換設計師的,有所謂的信任危機。”
夢花街餛飩店共24平米的老宅被分隔為3層
不幸的是,節目播出后,夢花街餛飩店就關閉了
設計只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和商業委托人直白的溝通相比,在這類公益項目之中,設計師一邊要進行設計改造,一邊要梳理委托人以及周邊鄰居的多重情感、情緒。當亂麻被理順之后,真正的問題和與之相應的合理解決方法才會順理成章地浮出水面。
“空間設計的確有它的極限,但如果你不花心思去改變,去付諸行動,永遠都只能抱怨自己的居住環境。那么一兩年乃至若干年后,你還在原地,生活還是原樣。”王平仲認為,“蝸居”改造背后的難題并非空間和金錢的限制,而在于觀念、人性和人心。
“雖然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拉高了整體居住水平,但依然有很多人住在糟糕的地方。”王平仲表示,“做這樣的設計,如果對別人的生活有所幫助和啟發,讓更多人有所行動,我會很開心。”史南橋也表示,在那期“風景中的家”中,看到小女孩露出笑容,要比得到高昂的設計費用滿足的多,這也成了他數次參加類似公益節目的動力。
難以名狀的成就感,是不少參加節目的設計師的心聲。但當雜亂程度觸目驚心的老宅經過設計師之手面貌一新后,委托人生活中所面臨的重重矛盾也會跟著迎刃而解嗎?
在將公共院落里的沖涼房改成淋浴房和洗手間后,沈雷表示希望陳英和鄰居共同分享,但陳英如何處理鄰里關系?公共空間的衛生淋浴如何維護、由誰維護?為節目留下了懸念。因為有了自己的空間而回歸老宅的大兒子,是否會負起更多家庭重擔,按照陳英的設想,像去世的丈夫一樣成為家庭的頂梁柱?這一切恐怕不是房屋設計改造就能解決的,只有待他們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尋找解決途徑。
而夢花街餛飩的關閉也在網上引發了爭議。據說,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餛飩店就因為無證經營等問題被舉報查封了。從網友發出的照片來看,原本設計師為餛飩店精心定制的碗盞也被撤下,一張歇業的白紙讓很多特意趕去品嘗餛飩的人撲了個空。
“雖然設計有力量改變生活,有力量改變整個社會,但設計師的職責、所能發揮的作用畢竟有限。”王平仲說,每一期的節目,設計師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把委托人“扶上馬,送一程”,為他們的生活開創了一個新的起點,但面對之后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責任,而每個人也應該為自己的生活幸福與否負責。“這種責任,設計師是無法替委托人來扛的。”
此外,設計師似乎對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標簽也不那么認可。比如,和沈雷一同被稱為“設計師暖男”的王平仲,自稱私下里是一個氣場很冷的人。“冷到一個空間因為我的來到不用開空調就自動降溫,我不是‘暖男’,只是一個盡力幫助需要幫助之人的設計師。”
再造餛飩鋪時連瓷磚厚度都錙銖必較的史南橋,也被網友賦予“空間魔法師”的雅號。“我并不喜歡這個叫法,所有設計都應該像是精密的外科手術,而不是虛幻的魔法。設計是非常有邏輯、科學性的,人性是設計的平衡點。”
沈雷設計師檔案:
沈雷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合伙人、設計總監,代表作有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室內設計、外婆家餐廳系列設計
王平仲出生于臺北,英國倫敦大學建筑設計碩士,現任上海平元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PDS)設計總監
史南橋臺北高能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上海高迪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