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合乎自己房間大小的 :
買除濕力太小會讓除濕機負擔太大,除濕力太強又會消耗多余電力所以買除濕機不要貪便宜買除濕能力不夠的,也不要小房間用太好的除濕機,一切依需求來買。
除濕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
基本公式是以每平方公尺(一坪=3.3平方公尺)每天可以除濕0.24公升計算。
譬如室內面積為6坪:3.3×6×0.24=4.8,可以購買5公升容量。也可以簡化成1:1的比例,譬如6坪就買6公升容量。
基本上一坪是以一公升除濕力為基本
PS:消費一度電(KWH)能從空氣中除去多少公升水份稱為能源因子。選用能源因子值大于1.00(公升/度)以上者較符合省電的要求。
依照你生活的環境來買除濕機
除濕力并非愈大愈好,如果居住地區空氣不夠潮濕,除濕機就無法達到宣稱的效果,徒然費電。專家建議,最好依照居住地區的潮濕程度與空間大小做選擇。居住地愈潮濕,需要除濕容量數愈大。如住在非常潮濕地區(濕度超過80%以上)或是吹南風的桃竹苗地區、經常覺得地板濕濕的,可以選擇除濕力較強的機種,如除濕力為10公升以上的機種。
注意除濕機耗電量
通常除濕力越強的除濕機耗電量越大, 傳統壓縮機式的B式除濕機可以除濕12L每日的(L/DAY、30℃ RH80%)
耗電量約為100W~150W每小時, 除濕量為20L每日的(L/DAY、30℃ RH80%) 耗電量約為200W~250W每小時,
而除濕輪式的除濕機,因為需要加熱所以比傳統的耗電約為一倍以上, 舉例除濕輪可以除12L每日的(L/DAY、30℃ RH80%)的除濕量就約300W~500W,
所以注意耗電量的請看清楚。
最好選擇有濕度控制的能力
一般4000元以下的按鍵面板的除濕機都是沒有濕度控制的, 也就是說會除到水箱滿才會停水,
這一種的有時會導致于房間低于人體最適的濕度(45%~65%濕度), 這樣的話會使人感到不舒服嘴唇會干裂和感到口渴. 所以最好選擇有濕度控制的除濕機,
多個1000元讓你的預算到4000多元, 買一臺有濕度感應是劃算的(買的時候要看清楚說明和問清楚店家), 可以的話能買可以調整濕度50%, 60%,
70%是更好的, 超過6000元機種都是可以調整濕度的(除濕輪除濕機例外,除濕輪除濕機現在不管哪一臺都只會自己定在濕度50%) 。
看請清楚除濕的格式
買除濕機時, 一般壓縮機式的除濕機會打上每日除濕量L/DAY、30℃ RH80% 和每日除濕量 L/DAY、27℃ RH60% ,
這是以溫度和濕度來做計算, 要講有點復雜,但一般而言在臺灣夏天請以除濕量L/DAY、30℃ RH80% 做參考, 臺灣冬天的話請以每日除濕量 L/DAY、27℃
RH60%做參考, 一般而言每日除濕量L/DAY、30℃ RH80% 的值會是每日除濕量 L/DAY、27℃ RH60%的值的兩倍,
但切記一般壓縮式除濕機在室溫低于5度就不能用前面說的做參考了, 而除濕輪式的除濕機所公布的數據則是一律以除濕量 L/DAY、27℃ RH60%為主,
也就是說在夏天時除濕輪除濕機的除濕量要為官方公布的兩倍。
注意除濕機的運作聲音
一般而言壓縮機式的除濕機會有壓縮機運轉的聲音, 大家吹過冷氣機就知道那種聲音了, 早期壓縮機式的除濕機說真的很吵, 像戰車一樣,
但這幾天我到各賣場和家電行試用各廠牌各機型除濕機的結果發現, 現在說真的壓縮機式的除濕機壓縮機運作都很小聲了, 就連聲寶低階的除濕機
AD-1261或是AD-1221除濕機運轉也幾乎聽不到什么壓縮機運轉的聲音了。
記住除濕力和除濕溫度的關系
一般而言壓縮機式除濕機因為是冷氣機原理, 壓縮機式除濕機分為A式除濕機和B式除濕機, A式除濕機的除濕溫度范圍在15 ~ 35度,
而B式除濕機則是在5 ~ 35度之間, 所以天氣越冷除濕力就會越低, 這是正常的, 一般在臺灣壓縮機式除濕機冬天的除濕能力差不多只剩下夏天時候的1/3 ~
1/2, 而當室溫低于壓縮機式除濕機的可用范圍則就幾乎沒有除濕能力了, 而現在新的除濕輪式除濕機則沒有越低溫除濕力越低的問題,
但低于室溫1度以下除濕輪除濕機依然是沒有除濕力的, 除濕輪式除濕機的溫度使用范圍是 1 ~ 40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