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家云游30年的女師父,在臺灣臺南鄉的鎮上,蓋了一座自己的房子,名為進之宅。200平的面積,規劃了120平露天庭院,光是進之宅重要的元素,整個房子仿佛就是光的容器。
200㎡的占地面積,室內只用到80㎡,剩下的120㎡分成了3個露天陽光庭院,師父在這里打坐、念佛,她過去總思索著“何處修行?”后來師父覺得為什么不能在自己家中修行呢?在自己家中,她找到了修行的意義。
師父的這棟房子是委托建筑師林柏陽設計的,他運用低調的回收混凝土板,建構了一處充滿光影的修行境地,日光變換,印照在空間里,使整棟房子充滿了生命力,還獲得2018年臺灣住宅建筑首獎。
如今在這個房子,與大自然巧妙融為一體,讓師父光是在家里參禪打坐,都能有所感知,這也算是一種修行。但師父200平米的房子里,臥室竟然只有兩米寬,這是為什么呢?
師父的房一進門就有個特制的樓梯,樓梯與樓梯之間留了一條縫隙,隨著時間的變化,會給墻上留下一幅光影畫。
房子里沒有空調、電視、沙發等,也沒有過多的裝飾,而是用盆栽、樹、光影,賦予室內生命力。
師父這塊地約200㎡,若以傳統的三房兩廳建造,會形成狹長且封閉的空間,于是改為“三院兩進”,120㎡做戶外和半戶外的空間,80㎡是室內。
三院就是前院、中院、后院,兩進指的是入口來到玄關,進到中院的樹之后,再進到室內,把建筑打通,讓空間沒有明顯的界限,也沒有門的區隔。
房子的外墻,用回收模版作出粗糙的紋理,門前院放了一張長凳,進門以后是道L型墻面,墻上用了空心磚,增加了空氣流通。
玄關的房頂,和L型墻面間,脫開了20公分的一條縫,所以日照在這20公分中,形成一道光線。
隨著時間的流動,太陽光發生變化,在L型墻面上照射出不同的影子。
順著走廊進到中院,里面的松樹是師父特別挑選,象征堅毅、常青,同時它也是整棟建筑物的中心點。
室內設計材料為玻璃曲面,來包圍這個圓心,讓陽光可以大面積的照進室內。
順著樓梯往上可以到達頂層,俯瞰周圍的綠地,也可以在這里晾衣服。
進到室內,個空間是佛堂,簡單擺了一張木桌供著佛像,對應的天花板開了天窗,光線會隨著的時間變換,以不同的角度呈現在墻上、供桌上、佛像上。
在11點或者下午的1點鐘,陽光照進來,這里就像是一座光之佛堂,師父平時會在這里拜拜、念經。
穿過弧形的廊道,會通往起居室,這邊的廊道壓縮了室內空間,但落地的曲面玻璃,模糊室內和室外的界限。
起居室里沒有沙發、電視,物質要求降到,所以只設計了一個下沉45公分的方形凹洞,鋪上榻榻米作為座椅。
對應上去的天花板,有一扇方形天窗,坐在凹洞里抬頭,能看到天空,是一個連接天地的概念,小鳥飛過,如詩如畫。
為了不切割室內空間和墻面,門是用和天花板等高的木制拉門,它跟整個墻面是等高的,視覺上會更有延伸感。
從起居室連接的下一個空間,就是師父的臥室,一面是墻,一面連接著庭院。
臥室的室內只有兩米寬,但在里面不會感覺到窄小,因為臥室的墻面連接后院。
這里是師父很長時間待的空間,設計非常簡單,一張床、一套桌椅和衣櫥。
用落地窗做區隔,所以整體視覺很開闊,感覺房間里有個半圓形的院落,躺在床上時,就能看見天空、看見月光,連結到另一個世界。
后院的弧形墻,做成弧形,會形成一個回圈,望向天空的角度也會很柔和。
房子基本上沒有一根所謂的梁柱,每一道墻,都是支撐建筑的結構,不會有一面沒必要的裝飾墻或是隔間墻。
建材使用的混凝土,是原始的建材,沒有另外貼瓷磚,而是利用混凝土的特性,做出墻面紋理的區隔。
墻上有鐵釘的痕跡,這樣日照進來時,鐵釘產生的影子,也會讓墻面出現深刻、有趣、有序的變化。
師父蓋這棟房子之前,已經在心里琢磨十年,她的訴求就是低調。
師父說她喜歡中院和臥房吧,在這兩個地方可以很安靜的修行,又能感受到鳥叫、陽光、夕陽的變化。
師父將佛系注入房屋裝修,過起了塵世里的佛系生活,心之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