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組成部分,旨在創造合理、舒適、優美的室內環境,以滿足使用和審美要求。室內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筑平面設計和空間組織,圍護結構內表面的處理,自然光和照明的運用以及室內家具、燈具、陳設的選型和布置。此外,還有植物、擺設和用具等的配置。
人類在穴居時代已開始用反映日常生活和狩貓活動為內容的壁畫作裝飾。古埃及神廟中的象形文字石刻,中國木構建筑的雕梁畫棟,歐洲18世紀流行的貼鏡、嵌金、鑲貝都是為了滿足人的視覺需求。20世紀以來,隨著結構技術的發展,建筑內部空間不斷擴大,使用功能日趨復雜,建筑內部不僅需要美化,還需要進行科學的劃分,以全面滿足人的行為的、生理的、心理的需要。近半個世紀以來,室內設計逐漸形成建筑設計中的一個分支。
室內設計是以人在室內空間的行為活動為基礎的。平面布置應根據對空間的使用要求,按照人在空間內的行為模式作出安排。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因使用者的組成、年齡、文化、習俗、愛好等不同而異;公共建筑還取決于經營管理、人流活動、社會心理和使用方法。
空間的豐富多彩,是建筑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們在建筑內部空間,處于被“籠罩”狀態,因此空間的比例、尺度和人與外界的關系對人的心理有很大影響。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的廳堂跨度較小,而高度和進深很大,高聳的體量造成強烈的宗教肅穆氣氛。
現代室內空間的比例、尺度則常??紤]與人的親切關系,往往借助抬高或降低頂棚和地面,或采用隔墻、家具、綠化、水面等的分隔,來改變空間的比例、尺度,從而滿足不同的功能需要,或組織成開、合、斷續等空間形式,并通過色彩、光照和質感的諧調或對比,取得不同的環境氣氛和心理效果。
通過光可以表現空間的形體、色彩和質感,以創造室內不同功能需要的環境氣氛。光通過直射,過濾、反射、擴散或光影的變化還可創造不同的空間意境。光線來自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照明設計包括功能照明和美學照明兩個方面。前者是合理布置光源,可采用均布或局部照射的方法,使室內各部位獲得應有的照度;后者則利用燈具造型、色光、投射方位和光影取得各種藝術效果。
色彩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成為一個專門知識領域。在室內設計中主要是借助于內部空間各部分色彩的選擇和調配,增強對人的心理影響以渲染和塑造室內特定的空間環境氣氛。例如,運用色相、明度和彩度的變化來調整空間的尺度和溫度感,或表現空間的性格。
室內材料除了過去常用的竹、木、磚、石、陶瓷、玻璃、水泥、金屬、涂料、編織物以外,近年來涌現出大量美觀的輕質材料,如礦棉制品、合金、人工合成材料等。這些材料由于本身物理化學性能的差異而具有疏松、堅實、柔軟、光滑、平整、粗糙等不同質地,以及呈現條紋、冰裂紋、斑紋或結晶顆粒的肌理,可滿足不同使用要求。
粗糙的外表,吸收較多的光而呈暗調。使人產生溫暖之感和迫近之勢;光滑的外表,對光的反射較多而呈明調,使人產生寒冷之感和后退之勢。質地和肌理如運用得當不僅可凋節空間感,還可使視覺在微觀中產生更多的情趣,如運用不當,也會帶來相反效果,絲綢、棉麻、毛絨等紡織品有不同的紋理和色彩,在室內常大面積使用,應分別認真選擇和設計。
家具包括固定家具(壁櫥、壁柜、影劇院的座椅等)和可移動家具(床、沙發、書架、酒柜等),家具不僅可以創造方便舒適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而且可以分隔空間,為室內增添情趣。家具的設計除了考慮舒適,耐用等使用功能外,還要考慮它們的造型、色彩、材料,質感等,以及對室內空間的整體藝術效果。
許多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同時,還從事家具設計,使家具成為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德國建筑師密斯·范德羅為巴塞羅那展覽館設計的椅子,被稱為巴塞羅那椅,成為家具設計的杰作之一。中國的明式家具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出現了專業的家具設計師。室內設計師除特殊情況外,大多選用定型的成品家具。
在室內常利用壁紙、地毽、窗簾的圖案作裝飾,在有些公共建筑內還往往用符號、文字、圖形來引人注目和誘導人流。藝術陳設品包括墻上的圖片、畫框、裝飾品、鐘以及各種壁掛和桌上的花瓶、古董等,應根據室內設計的整體效果考慮。在設計時不但要決定藝術品的造型和放置位置,還應對它的主題和表現手法提出具體要求,以反映空間的個性和氣氛,或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中國的盆景花木、日本的插花,均能平添室內生氣。在現代人口稠密的城市,建筑內部不僅種植花草樹木,作為空間自然化的重要手段,而且還筑池堆山,在水中養魚,山中放鳥;并利用消防設備用水,從墻面、樓面、山頂流過來構成噴泉、飛瀑等動景,引入陽光照射,或用人工照明,使人在室內不僅通過視覺、觸覺,還通過聽覺。嗅覺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光。
其他建筑學分支學科
建筑學概述、建筑物理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建筑聲學、建筑經濟學、建筑構造學、建筑設計學、室內聲學、室內設計學、園林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工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巖體力學、濱海水文學、道路工程學、交通工程學、橋梁工程學、水利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