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作家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曾這般描寫。
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歷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門大開,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直到七月底關閉鬼門時才返回。作為禁忌,人們很少選擇在七月舉行結婚、搬家或開幕等喜慶儀式。而這個“鬼月”的高峰,無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稱為“中元節”的這個日子。
那么,將“中元節”定義為中國的“鬼節”,合適嗎?
中元節從何而來?佛教、道教與世俗的融合
“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時祭,以及與之相關的祖靈崇拜。古時由于生產能力與認識水平有限,人們對于農事的豐收,常寄托于神靈的庇佑。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的確,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并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響到民間。起初,“秋嘗”的日期并不確定,《禮記·月令》中寫到在孟秋(農歷七月),“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后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對于祭祀亡靈,是個很好的選擇。
蒙古文彩繪插圖本《目連救母》中插圖。
“七月半”也叫“盂蘭盆節”,這個名稱體現了該節的佛教因子。“盂蘭盆”是梵語音譯,意思是解倒懸之難。佛經中有一個“目連救母”的故事,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其母死后墮于餓鬼道中受苦,目連用神通之眼看到后十分傷心,以缽盛飯運用法力送給母親吃,但是飯一到口邊即化為火焰。佛祖告訴目連,其母罪孽深重,需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珍肴果品置于盆中,供養十方眾僧,這樣的功德廣大,才能使他的母親濟度。目連依佛祖之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南北朝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盛發展的時期?!澳窟B救母”這則佛門的孝義故事,也有人說是佛經譯者根據中國孝道文化的改編,但不管怎樣,它很合深受儒家忠孝觀念熏陶的中國民眾的口味。從這個故事出發,本屬于佛教內部的佛臘日(佛歷以此為歲末,七月十六日為歲首)興起了盂蘭盆會,供佛及僧,祭祀亡靈,以報父母生養撫育慈愛的恩惠。因佛教文化的融入和盛行,盂蘭盆會與“七月半”的嘗新祭祖習俗合并,并開始確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國節日系統中地位。南朝梁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及時記述了這一節日的新變化:“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蔽墨I也記載,推崇佛教的梁武帝蕭衍,每年七月十五日入寺送盆供養諸佛。
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所以中元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游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道士們在這講誦經文,為地官慶賀誕辰,為眾鬼超度,同時信眾們也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日超生。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并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
民間對先祖亡靈的崇拜,與佛教盂蘭盆節、道教中元節之間,在精神實質上有很大的相通之處——皆是以奉親、敬養、普渡為主題。于是,在受到民間的廣泛認同后,佛教與道教在七月十五的儀式逐漸世俗化,融為了民間對亡靈的俗信中難解難分的一部分,中元節成了一個關于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華夏民俗節日,整個“鬼月”盛大而豐富的民俗事象系統也因之形成?!捌咴掳搿睆奈传@得過“鬼節”的正式稱謂,但是以民間的思維去觀照,理解為“鬼節”也未嘗不可。
中元節節俗有哪些?以“禮敬亡靈”為中心
中元節的節俗,圍繞著“禮敬亡靈”這一中心,既有個人/家庭層面上的儀式活動,也有組織/社區層面上的。
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中元節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祭鬼
清明與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這個“鬼節”與清明不同之處在于,它不但旨在讓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脫超生,而且還顧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這個特殊日子的關鍵詞。
在盂蘭盆會中,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謂地獄中的餓鬼,這項活動的目的是超度亡靈、為孤魂野鬼施食?!胺叛婵凇痹邳S昏或晚上進行,活動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可達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誦經、做法,由主持用米糧、凈水在四周揮灑,為鬼魂施食。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民間于此日在地上供施酒食,叫“施野鬼食”,在路邊焚燒紙衣,叫“施野鬼衣”,有的還焚燒紙車、紙馬,意在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讓他們找見歸去的路,速速離開。
城隍出巡
明清年間,老上海在每年的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朝(十月初一)都會舉行祭壇會,有聲勢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稱其為“三巡會”。
七月半這日,跟其他兩日一樣,由城隍神率同新江司、長人司、高昌司、財帛司,從邑廟(城隍廟)出發,地方官在前為其清道,行至西門外邑厲壇賑濟孤魂。
城隍老爺出巡的儀仗輿從十分壯觀,有活人裝扮的皇隸到諸鬼相,還有旗鑼隊、花燈隊、高蹺隊、彩船隊等等,走遍城內的主要街巷,好像是一出聲勢浩大的陽間陰府時空穿越的戲劇。
河燈度孤
中元節放河燈,據說是從上元節(元宵節)的張燈習俗而來。民間認為,上元是人節,中元是鬼節,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所以上元張燈在陸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用木、紙、荷葉等做成荷花形狀,中間點上燈盞或者蠟燭,有的還在燈上寫明亡人的名諱,放于水中,任其漂流,為的是給亡魂照明引路,讓他們早日到達理想的彼岸?!捌咴掳搿敝?,放河燈的人多,看河燈的人更多。夜色中螢火萬點,煞是好看。而人們也相信,如果一盞河燈在水中沉沒,那就是一個亡魂已經投胎轉世,而如果燈漂得很遠或者靠岸,就代表著亡魂到了彼岸的極樂世界。這就是“放河燈”所寄托的美好祝愿。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地方也過中元節?
“西湖七月半……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這是晚明文人張岱對“西湖七月半”節慶盛況的描寫。
的確,在舊時,中元節不僅具有信仰維度上的重要意義,在世俗層面,也是一個群眾參與度很高、具有鮮明娛樂功能的節日。直至上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后來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到了當代,雖又重提傳統文化的復興,但“七月半”祭祖追遠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與清明節共有,加上它與鬼魅“迷信”的密切關聯,所以在現有的節日體系中并沒有得到突出。如今“七月半”的祭祀活動,多是民眾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內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性。
而與大陸相比,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我國香港、臺灣這些地區,因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卻又較少經受近代以來一系列反傳統運動的沖刷,中元節至今仍很重要,節俗也得以保留,“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還作為香港地區的民俗入選了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節日里大眾共同參與的集體舞蹈,盂蘭盆舞“盆踴り”(ぼんおどり)十分,以不同樣式遍布日本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俗稱“お盆”(おぼん)?,F在一般在公歷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公司一般都會放“盆休假”,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便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作為節日里大眾共同參與的集體舞蹈,盂蘭盆舞“盆踴り”(ぼんおどり)十分,以不同樣式遍布日本各地。它興起于室町時代,在江戶時代達到鼎盛,依然風行。參與者多為平民,舞蹈過程熱烈而盛大,在節日的集體狂歡之中,常規的人際秩序被打破,不同階層的交流也找到了相應的途徑。這種娛樂性和群體性在中國現存中元習俗中幾乎沒有相類似的內容。而這樣的習俗活動,對于一個溝通了“神圣”與“世俗”、“狂歡”與“日?!钡墓澣諄碚f,確實也是十分核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