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別稱香豉、淡豉等,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的發(fā)酵加工品,全國各地均有出產(chǎn),入藥具有解表、除煩、宣郁、解毒的功效,對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等癥有治療作用,下面生活小常識小編帶你一起來看一看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吧!
淡豆豉的藥用價值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肺、胃經(jīng)。
【功效】解表、除煩、宣郁、解毒,主治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
淡豆豉的藥用配伍
1、淡豆豉與蔥白同用可用于風(fēng)寒感冒初起、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等癥。
2、淡豆豉與梔子同用可用于外感熱病、邪熱內(nèi)郁胸中、心中懊憹、煩熱不眠等癥。
淡豆豉的藥用功效
1、發(fā)汗解表: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寒,入肺經(jīng),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以能宣散郁熱,發(fā)汗之力頗為平穩(wěn),有發(fā)汗不傷陰之說。《名醫(yī)別錄》曰“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常用治外感初起,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等證。
2、宣郁除煩:淡豆豉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肺胃之郁熱。《珍珠囊》曰“去心中懊儂,傷寒頭痛,煩燥”,故有宣郁除煩之功效。如張仲景《傷寒論》梔子豉湯,選用本品,治發(fā)熱,虛煩不得眠,胸悶不舒,或心中懊儂,舌紅苔黃脈稍數(shù)。此乃外感熱病誤治,邪熱留于胸膈,擾及胃腑所致。用淡豆豉,清宣郁火,則氣機(jī)自然通暢,其癥自會迎刃而解。
3、和胃消食:淡豆豉辛開苦降,寒能清熱,入胃經(jīng),則能和胃消食。若癥見脘腹飽脹,暖氣酸腐,不能食,大便不調(diào),甚至黃疸,痞塊,膨脹,脈滑而緊盛。此乃氣機(jī)不利,食滯不消所致。可選用本,宣郁利氣,和胃消食。使氣機(jī)得通,飲食得消,則諸證自除。
4、清熱止痢:淡豆豉性寒能清熱。《藥性論》載“治血痢腹痛”。而《范汪方》豉薤湯,則用本晶治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故本品有清熱止痢之功效。若癥見大便次數(shù)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膿血樣大便。此乃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nèi)傷飲食生冷,積滯于腸中所致。可用本品清熱止痢。
5、安胎作用:《會約醫(yī)鏡》曰淡豆豉“安胎孕”。本品性寒味甘,寒能清熱,甘寒則益陰。對于素體陽盛,或七情郁結(jié)化熱,或外感邪熱,或陰虛生熱,熱擾沖任,損傷胎氣,以致胎動不安,癥見妊娠期下血,色鮮紅,或腰腹墜脹作痛,心煩不安,手心煩熱,口干咽燥,舌質(zhì)紅,苔黃而干,脈滑數(shù)。可選用本品,滋陰清熱,涼血安胎。
6、解毒作用:淡豆豉味甘,甘能解毒。《名醫(yī)別錄》曰“主瘴氣惡毒”,《日華子本草》曰“治中毒藥”。《本經(jīng)逢原》則曰“治誤食鳥獸肝中毒”,故本品有解毒之功。可用治山嵐瘴氣惡毒,食物中毒,丹毒,及上瘡?fù)礌€等證。如姚和眾選用本品“治小兒丹毒破作瘡,黃水出”,《藥性論》則用本品“治上瘡?fù)礌€”。
淡豆豉的食用方法
1、淡豆豉丸
【材料】淡豆豉10粒巴豆1粒(略去油)
【做法】上藥研勻如泥,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服。取下如魚凍汁,病根除矣,急與補(bǔ)脾。實(shí)者取而后補(bǔ),虛者補(bǔ)而后取。
【功效】主治小兒一二歲,面色萎黃,不進(jìn)飲食,腹脹如鼓,或青筋顯露,日漸羸瘦。
2、淡豆豉蒸鯽魚
【材料】淡豆豉30克、鯽魚200克、白糖30克
【做法】將鯽魚洗凈,去鱗及內(nèi)臟,放入蒸盤內(nèi),在鯽魚上灑上淡豆豉、料酒、白糖。將魚置武火上蒸20分鐘即成。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3、淡豆豉蔥白豆腐湯
【材料】豆腐2~4塊,淡豆豉15克,蔥白15克。
【做法】先將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凈的淡豆豉,加水約兩碗,煎煮至大約一碗時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蔥白,稍作煎煮即可。
【功效】發(fā)汗解表,清熱透疹,除煩寬中。
4、蔥姜淡豆豉飲
【材料】蔥白15克、蔥須15克、淡豆豉10克、姜8克、黃酒30克。
【做法】將淡豆豉、生姜(切絲)加水500毫升,加蓋煎沸,加蔥白、蔥須蓋嚴(yán)文火煮5分鐘,再加黃酒燒開即可。
【功效】解表和中,主治風(fēng)寒感冒初期的頭痛、噴嚏、發(fā)冷、無汗者。
看完小編的介紹之后,現(xiàn)在你對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聲明:以上文章或轉(zhuǎn)稿中文字或圖片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