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別稱殼木鱉、漏苓子、地桐子、藤桐子等,為葫蘆科苦瓜屬植物木鱉的干燥成熟種子,入藥具有散結(jié)消腫、攻毒療瘡之功效,對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痔瘺、干癬、禿瘡等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下面生活小常識小編帶你一起來看一看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吧!
木鱉子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微甘,性涼,有毒。
【歸經(jīng)】肝、脾、胃經(jīng)。
【功效】散結(jié)消腫、攻毒療瘡,主治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痔瘺、干癬、禿瘡。
木鱉子的名家論述
1、《開寶本草》:主折傷,消結(jié)腫惡瘡,生肌,止腰痛,除粉刺酐蹭,好人乳癰,肛門腫痛。
2、《綱目》:治疳積痞塊,利大腸瀉痢,痔瘤瘰疬。
3、《本草備要》:瀉熱,外用治瘡。利大腸,治瀉痢疳積,瘰疬瘡痔,乳癰,蚌毒。消腫追毒,生肌除酐。
4、《本草求原》:治一切寒濕郁熱而為痛風(fēng)癱瘓、行痹、瘙厥、腳氣、攣癥、鶴膝。
木鱉子的藥用附方
1、治一切諸毒,紅腫赤暈不消者:木鱉子(去殼)二兩,草烏半兩,小粉四兩,半夏二兩。上四味于鐵銚內(nèi),慢火炒焦,黑色為度,研細,以新汲水調(diào)敷,一日一次,自外向里涂之,須留瘡頂,令出毒氣。
2、治瘡瘍、疔毒初起,瘰疬,臁瘡,小兒蟮拱頭:土木鱉(去殼)五個,白嫩松香(揀凈)四兩,銅綠研細一錢,乳香、沒藥各二錢,蓖麻子(去殼)七錢,巴豆肉五粒,杏仁(去皮)一錢。上八味合一處,石臼內(nèi)搗三千余下,即成膏,取起,浸涼水中。用時隨瘡大小,用手搓成薄片,貼瘡上,用絹蓋之。
3、治兩耳卒腫熱痛:木鱉子仁一兩(研如膏),赤小豆末半兩,川大黃末半兩。上藥同研令勻,水,生油旋調(diào)涂之。
4、治瘰疬發(fā)歇無已,膿血淋漓:木鱉仁二個,厚紙拭去油,研碎,以烏雞子調(diào)和,磁盞盛之,甑內(nèi)蒸熱。每日食后服一次,服半月。
5、治痔瘡:荊芥、木鱉子、樸硝各等分。上煎湯,入于瓶內(nèi),熏后,湯溫洗之。
6、治小兒丹瘤:木鱉子新者去殼,研如泥,淡醋調(diào)敷之,一日三、五次。
7、治倒睫拳毛,風(fēng)癢,亦爛:木鱉子仁捶爛,以絲帛包作條,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次服蟬蛻藥為妙。
8、治陰疝偏墜痛甚:木鱉子一個磨醋,調(diào)黃檗、芙蓉末敷之。
9、治腳氣腫痛,腎臟風(fēng)氣,攻注下部瘡癢: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為末,豬腰子一個,去皮膜,切片,同藥四錢,摻在內(nèi),濕紙包煨熟,空心食之,米次下。服后便伸兩足,大便行后,吃白粥二、三日。
10、治腳氣腫痛:木鱉子仁,每個作兩邊麩炒過,切片再炒,去油盡為度,每兩入厚桂半兩,為末,熱酒服二錢,令醉得汗。
11、治痞癬:木鱉多用(去殼),獨蒜半錢,雄黃半錢。上杵為膏,入醋少許,蠟紙貼患處。
12、治瘧母:木鱉子、穿山甲(炮)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下。
13、治打撲損傷,瘀血不散疼痛:木鱉子(去殼研)半兩,桂(去粗皮)三分,蕓臺子(酒浸研)二合,丁香五十粒。上四味,將丁香、桂為末,與研者二味和勻,次用生姜汁煮米粥攤紙上,將藥末量多少摻入粥內(nèi),看冷熱裹之,一日一換。
14、治小兒疳疾:木鱉子仁、使君子仁等分。搗泥,米飲丸芥子大,每服五分,米飲下,一日二服。
15、治疳病目蒙不見物:木鱉子仁二錢,胡黃連一錢。為末,米糊丸龍眼大,入雞子內(nèi)蒸熟,連雞子食之。
16、治小兒久痢,腸滑脫肛:沉香二錢,枳殼半兩(麩炒去瓤),五靈脂半兩(微炒),木鱉子(連殼秤)半兩(去殼用)。上件前三味為細末,次入木鱉于同研細,醋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三歲兒每服三十丸,醋調(diào)茶清送下,乳食前。
以上是小編為您介紹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助你了解木鱉子。
聲明:以上文章或轉(zhuǎn)稿中文字或圖片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