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這12個養生小常識你必須要知道!
1.早睡早起
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眼下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2.益腎養肝多吃咸
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3.多喝水去秋燥
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蘇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于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4.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要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5.多喝蜂蜜水少吃姜
營養學家說,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所以,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同時也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
6.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初秋,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蕩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貪涼,把窗戶關上,以防寒濕之邪侵入人體。
7.護腸養胃
胃腸喜歡有規律的工作,到點就分泌消化液,因此要按時吃飯;烹調方法盡量采用蒸、煮、燉等,盡量少吃壞油;要多吃一些柔軟的食物,如山藥泥、芋頭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減少胃腸的消化負擔。
8.精神調養
進入秋季,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以安神定志。
9.輕松運動
剛吃完飯并不適合劇烈運動,不適合快走,但不意味著連慢悠悠的散步也不可以。出門散步的好處,很大程度上在于讓人精神放松。在飯后兩小時,可以做些不太累的運動,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適度的運動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對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幫助。
10.多睡一小時
專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堅持午睡,即使睡不著,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11.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初秋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干燥,身體里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
12.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