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大國,就像中國一樣,每個地區、不同人群都會有自己的偏好,風格太多太多。
但美國受到歐洲文化影響很深,美式風格就是從歐洲各地的風格中進化來的。
這張圖大概表示了我對美式和歐洲風格關系的理解。
美式能繁能簡,但是百變不離其宗,在經典的基礎上做加減法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Cozy是貫穿整個美式風格的靈魂
我覺得能代表美國居住風格的,一定是cozy這個詞。
這個詞的精神含義很難直譯,有舒適、溫馨、非常放松和愜意的感覺。
之前我們聊歐式的裝飾時,有提到歐洲的整體室內裝飾是越來越簡化的趨勢。
那么因為美國和歐洲歷史上的關系,美式可以看作歐式的再次簡化版——
不但簡單,而且簡單得特別cozy。
像是法國、意大利這些老牌設計,始終端著“優雅”的架子,家具內飾非常精致。
美國人是講實用的,基本上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
1米8的沙發躺著不舒服?來個3米的吧!
木椅子坐得不舒服?改成軟的吧!
這就是美式風格的關鍵——在歐式(尤其是英國風格)的基礎上,一切以舒服和溫馨為標準,非常隨性。
美式忌諱的就是作(zuō)
如果你從小看多了繁文縟節的裝飾、儀式感太重坐著又不舒服的椅子,自然會想到扔掉這些東西——沒錯,這就是美國人的心態。
所以他們的理念,就是在歐式的基礎上扔東西——不要雕花、不要護墻板、不要毫無作用的裝飾、不要虛偽的儀式感,只要自己住得舒服,放心地做自己。
對于我們來說,本來就沒有任何歷史負擔(現在我們的家上上下下都已經和古人毫不相同了),但是重新去學美國人簡化后留下來的木結構吊頂、大壁爐,就挺作。
就像別人原本吃三碗飯,為了減肥改吃兩碗,這沒問題。
我們原本就只吃一碗飯,為了減肥,反而學別人一樣吃兩碗飯,就適得其反了。
所以對于國內人家來說,什么硬木裝飾、沙發、厚重家具、假壁爐都不是必須的,反而與美式的精神相背而馳。
重要的是內心悸動的靈魂懶到極點的欲望啊!
所以雖然我們通篇都在聊美式經典,但是比經典風格更簡化的美式風格才更好落地中國普通人家。
美式的關鍵:Cozy的硬裝
美國人把自己常用的家居風格歸為“傳統樣式”,顧名思義,就是繼承自歐式風格,但是又有稍許變化。
▏歐式簡化再簡化▕
石膏線和護墻板可有可無,踢腳線、門窗套和室內門用同一個顏色,櫥柜門板加入這個同色大家庭也沒問題。
白色為常見,北美代表木種:櫻桃木、橡木、胡桃木也可以用。
不過,有些細節美國人還是保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櫥柜門板和大門上的簡單凹凸紋,國內廠家也生產這樣的樣式。
▏別在窗戶上露餡▕
格子窗框是硬裝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窗戶的比例也更偏向瘦長。
要是沒有打算給窗戶加上格柵或者內套一層百葉,整個室內的裝飾都更靠近簡單的方向,要不就很難協調起來。
▏木地板永不出錯▕
滿鋪地毯在美國已經過時了,放在國內也有違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
當下的主流是全鋪木地板。
超亮鏡面的拋光磚、玻化磚太冰冷,沒有溫馨的感覺,丟掉了cozy的靈魂。
而暖色的啞光磚很有靠近墨西哥地區的感覺。
順帶提一下帶邊角拼花塊的仿古磚,花紋重復本身比較大,不太適合100平米以下的戶型,不必當作美式標配。
▏拒絕全白▕
就像左鄰右舍們認為不搞個回光吊頂就不叫裝修一樣,美式風格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沒有大的留白空間。
美國人民認為這樣太素了,欣賞不來,我們就喜歡溫馨的感覺。
美國很多房子是木頭砌的,把木頭的框架露出來、顯示出原來的顏色,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國內很多美式裝修都東施效顰,在吊頂上煞費苦心,結果把層高越吊越低。
其實不留全白,有一個簡單、便宜又有效的辦法:
刷墻!
只是想帶些顏色,米黃、淺咖、淺灰、淡藍之類淡淡的顏色就好;采光好的空間,顏色深一些也很好看。
刷墻之前先定下家具的顏色,這個我們之前也聊過,點擊這里閱讀。
不管有沒有石膏線,刷了顏色的墻面總是和白色的硬裝調子很搭。
而對于深木色的這一套硬裝,除了白色和米色,更常見的是深色調的墻漆或壁紙。
▏美式硬裝必殺技▕
白色踢腳線、門和門套、窗套。
木地板、彩色墻面。
門和櫥柜門板選擇模壓或包覆工藝。
隨性之選:Cozy的家具
說到美式家具,Poterry Barn的地位就和宜家對于北歐一樣,不過和宜家不同,PB的定位偏中,很多樣式都可以作為參考。
國內能買到的牌子里,Harbor House也很值得參考。
不過美式家具沒什么定式,從慵懶派到精致派都有擁護者。
不用強求一定是美式的家具,就算是宜家,能坐得舒服,那就很適合美式的家。
要是覺得全實木的餐桌餐椅坐得渾身不舒服,扔掉唄,換一把帶軟墊的椅子吧。
判斷一件家具合不合適放到家里,只需要看三點:
▏是不是裝飾太多▕
簡化了歐洲傳統風格中的裝飾,這本身就是美式風格的特點。
裝飾太多,就是想重回歐洲傳統風格,營造出有文化底蘊的感覺,一來美式得不再純粹(雖然也沒有什么“純粹”的美式),二來我一向很擔心國內廠家發揮過度,自創的雕花后無來者,一般都丑得慘不忍睹。
歐洲尚且嘲笑美國人經常自創一些自以為很“歐洲”的東西,而文化根基和西方完全不一樣的中國人更難去模仿西方的東西。
從品質感、舒適度的角度看,不必要的裝飾還是少一些好。
▏看起來會不會復雜▕
也許家具本身的雕花裝飾少,但是結構上的橫杠、腳踏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美式田園”的小碎花也是個奇怪的誤解:碎花是有的,不過那是很多年前的老風尚;正好相反,印花裝飾對于老美這樣的實用主義,完全就很無所謂呀。
布料印花如果復雜,寧可不要選擇它。
▏顏色是不是太晃眼▕
美式偏好的配色整體都比較和諧,不像北歐追求艷麗、明快的色彩(認為北歐性冷淡也是常見的誤解)。
像北歐風格很受歡迎的檸黃色、粉紅色,在美式風格里更多是作為點綴,不會一整件家具都是這個顏色。
至于什么深色、大體積、小碎花、軟包、鉚釘,都只是選擇之一,不是必要的選項。
所以之前我們說到美劇《初來乍到》里,把圈椅放在美式的家里也一點沒問題。
因為它裝飾不多、花色不復雜、顏色不扎眼。
不過即使是追求舒適,也不僅僅是“坐在上面很舒服”那么簡單。
起碼沙發放到客廳之后,人還要方便走動呀!
所以在選購家具時,還是得注意合理的家具尺寸,美式也不是一味追求越大越好的。
▏美式家具必殺技▕
款式舒適、簡單,顏色或素雅或穩重,但是不要太鮮艷(顏色飽和度太高)。
輕快的配色:白色、米黃色、淺灰色等大地色系搭配上淺色系的木頭如楓木、橡木、水曲柳。
穩重的配色:白色、米黃色、淺灰色等大地色系搭配上深色系的木頭如胡桃木、櫻桃木。
厚重的配色:酒紅色、棕色、黑色、搭配上深色系的木頭如胡桃木、櫻桃木。
木色盡量統一,避免這件家具是橡木、那件家具是胡桃木這樣的搭配。
點睛之筆:Cozy的裝飾
之前聊到北歐等偏現代的風格,更多地少裝飾重留白,或是用大幅的現代主義繪畫/平面作品來裝飾。
美式偏偏要反過來。沒什么原因,就是覺得空空蕩蕩不夠溫馨。
▏墻面裝飾▕
刷墻就是一個不讓墻面空著的辦法。
還覺得空,就用掛畫、鏡子和壁燈來裝飾。
能掛一副畫,就不多掛兩幅;而且掛畫的方式因為受到了歐洲理性建筑思維地影響,更多地會比較嚴謹地放在中間、平分墻面、對齊中線。
相對現代風格里更偏愛抽象,掛畫里的圖片大多很具象,黑白照片是的選擇,如果在公共區域布置上家人的照片,更有家的氣息。
▏地毯▕
地毯從來就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好東西,雖然全屋鋪滿地毯不再流行,但是叫一個洗慣了淋浴的人再拿水桶打水洗澡顯然不可能。
美國人用地毯主要是為了踩著舒服,淡雅的素色向來是。
傳統的紋樣和幾何紋也很受歡迎,但簡單的大色塊或者圖案比較大的地毯會破壞家里比較和諧的配色關系。
地毯的打理并不麻煩,但需要經常吸塵,弄上了污漬也需要及時清理;如果又有潔癖又懶得清潔,那么還是放棄地毯吧。
▏燈光▕
既然都說了美國人不喜歡留白,顯然空中的位置他們也不會放過的。
一盞造型別致的吊燈,能帶給空曠的屋頂不一樣的感覺。
而且吊燈造型多變,也能給作為一個很主要的裝飾,畢竟一進屋就能看到它。
而且除了客廳之外,幾乎每個房間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是吊燈噢,可不是吸頂燈。
即使有了吊燈這樣的主照明可以照亮整個房間后,在角落和邊幾上也會放上臺燈和落地燈,加上之前點綴空白墻面的壁燈,再空曠的屋子也會被光影點綴得豐富起來,而且更有溫馨的氣息。
▏床品▕
看著美劇里床,永遠都有想直接助跑然后跳上去的欲望。
床墊本身又高又厚,床上層層疊疊的靠枕、抱枕、主枕頭,加上被子、毯子、床罩,厚厚的織物讓人感覺特別溫暖。
這估計就是一個臥室的價值所在了吧——讓人可以好好睡一覺。
當然,床上的東西越多,理床越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不過畢竟人生無兩全,生活也是需要經營的。
▏窗簾▕
羅馬簾在美庭也很受歡迎,不過更適合細長的窗戶,國內戶型的窗戶普遍更寬,用了羅馬簾特別顯笨重,所以一般的垂簾就好,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裝飾,一切以實用為主。
木制百葉窗簾倒是個好東西,除了能輕松改變屋子里光線的明暗,也能彌補窗戶沒有格柵帶來的留白。
▏美式裝飾必殺技▕
墻面不留空,用壁燈和相框裝飾。
不方便裝長窗簾的地方,安裝白色木百葉窗簾。
屋子里掛上好看的吊燈,鋪上素色地毯。
床上堆滿抱枕和毯子,讓人感覺很想睡上去。
說到這里,其實仍然完全沒有辦法涵蓋所有的美式風格,但是對于想要營造一個普普通通的美式風格小家,一定是沒問題啦!
只要輕松變化屋子里的家具,就能營造出不同的美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