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24歲的小雅起床后的件事就是站上自家的智能體脂秤,打開關聯APP,實時查看體重、體脂率等身體數據。
和小雅一樣有著體脂秤使用習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作為一款智能小家電產品,順勢于人們對健康關注度的提升,憑借新技術、低價格,體脂秤在短時間內快速興起,并展露出的市場滲透率,而它能帶給智能小家電產品市場的想象遠不止于此。
迅速撬開市場
在京東輸入“智能體脂秤”,可以搜到1.3w+款單品,筆者整理了銷量的十個品牌對應的產品信息,其價格均在99-299元。
2019年十大主流體脂秤品牌及產品
長期以來,體重秤以固定而單一的形態存在于中國消費者家庭中,而實現“智能化“的產品升級,其中的核心技術原理并不復雜——
業內人士稱,體脂秤的工作原理是生物電阻抗分析法,根據體內水分導電,而脂肪不導電的原理,人光腳站在稱上時,只要輸入一個固定的電流,從電流通過的難易度即可測量脂肪占體重的比例。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ito膜和電極片兩種材料的傳感器測體脂,元器件相對簡單,這也是體脂秤擁有價格優勢的必要條件。
憑借價格優勢,體脂秤迅速撬開了市場,放眼來看,作為健身行業的關聯產品,這個市場的可能性還有更多。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資料顯示,2012-2017年我國健身行業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7%,2017年我國健身產業總產值約為1500億元。在政策大力支持引導下,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身產業總產值能實現1850億元,到2022年健身產業規模將進一步超過2000億元。如何讓產品更大范圍地覆蓋消費者?智能體脂秤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準備。
智能運動生態入口
沒有比體脂秤更好的身體數據采集器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體脂秤可以實時測量體重、BMI、體水分、骨骼肌率、體脂肪、心率等多項身體數據,收集身體數據后,內置的程序可以對其進行分析。
小米體脂秤功能
自然地,智能體脂秤扮演了健康生活管理的硬件入口。做體脂秤起家的有品CEO張悅曾在采訪中表示,“有品這家公司以后不是一個智能硬件公司,硬件只是一個承載體,它更多是圍繞著把用戶的多維度體能數據連接到云端以后來做文章,這些體能數據是具備相關性的,你如何個性化地匹配給用戶,這是重要的?!?
一語中的,于智能小家電產品市場而言,搭建智能硬件控制平臺的意義并不比生產單品小。在這一點上,憑借米家APP、小米運動APP等硬件控制平臺,小米得以繞開BAT緊扼的流量入口,以極低的獲客成本取得市場。根據小米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約150.9百萬臺,其成功不再贅言。
社群反哺產品生態
根據艾瑞咨詢mUserTracker監測顯示,2018年6月運動大數據APP月活躍用戶已達到7100萬,用戶對于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升級,運動大數據行業中不斷推出的智能裝備以及APP數據功能持續的完善均成為行業活躍用戶規模持續增長的原因。
2017年7月-2018年8月中國運動APP月度活躍用戶數
可以看到的是,大部分打造智能體脂秤產品的企業都在運用APP構建和運營社群,通過活躍用戶們衍生價值。以與小米智能體脂秤綁定的“小米運動”APP為例,在【社區】子菜單下,用戶可以看到好友和自己加入話題的動態,包括官方賬號和各位UGC內容大號的文章或運動分享,內容有效反哺了產品生態。
2019年5月5日,運營小米運動APP的華米科技宣布,App注冊用戶數正式突破1億大關,基于此,團隊也摸索出一套商業模式,從精品內容付費、優質品牌合作投放到社交電商等,一方面持續為現有平臺創造價值和深度賦能,另一方面也不斷為用戶優化完善和提升服務價值。
從BAT紛紛入局廝殺的智能音箱到足以扶植起云麥這類行業新秀的體脂秤,我們能夠清晰感知到智能小家電產品的市場滲透力,而正如前文分析,我們能看到的可能性遠不止于此,智能小家電的未來,更多蘊含在打造“軟硬兼備”的生態鏈這條環環緊扣的鏈條之中。把智能硬件作為入口,通過loT平臺與內容,打造產品與服務的閉環,這會給智能家電帶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