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居建材行業競爭激烈,各種同質化、價格戰、成本上漲等問題,讓整個行業的發展一度進入瓶頸地帶。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整體產能無法消化,企業的利潤空間一再縮減。那么,吞噬我居企業利潤的惡魔到底是誰呢?
一、產品細節不完善
許多企業產品質量不錯,但是卻忽略了一些容易察覺的細節,如某果汁飲料,推出的各類果汁占據著超市貨架的位置,但是PET包裝的產品有一個共同特征,瓶蓋非常難打開,尤其是一種10%的橙汁飲料,瓶口很大,但是瓶蓋卻要費很大勁才能打開,而且一不小心就會把果汁濺在衣服上,筆者購買該品牌果汁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購買其他品牌卻很少出現,可能還不是個別現象,當然筆者是很少再買這個品牌的飲料了,不知道有這樣的經歷的消費者有多少?
如果是小孩子喝著樣的飲料會有什么感受?不知道該品牌的員工和經銷商喝不喝自己生產的果汁?
對飲料的快銷品,因為產品包裝的問題導致復購率降低,給消費者帶來了麻煩,帶來的損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類似這樣的問題在飲料中屢見不鮮,某某奶茶、某某烏龍茶、某某牛奶品質和包裝下滑速度和銷量上升成正比。如果有合適的替代品,這些品牌的忠實消費群會不會轉換品牌呢?
二、企業員工敷衍了事
員工作風拖沓,精神不振,這在許多國企和民營企業中看到,比如浙江義烏某襪業企業由于不忠實和團隊的建設,每個部門的員工互相扯皮,辦事效率非常低,該公司還與員工簽訂了十年的勞動合同,這個看似不錯的合同,還增加了幾個附加條件:一旦中途辭職,三年內不準從事織針行業方面的工作,同時要追究法律責任。
一些員工也就養成了和稀泥的作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經銷商打電話要求補貨,沒人管,招商的業務員不愿意出去跑業務,因為許多該報的住宿差旅費遲遲不給報,雖然該企業在行業內處在龍頭,因為這樣的原因,大量的加盟商流失,山東等地部分區域市場已經拱手相讓給后起之秀。老板忙于上市圈錢、搞房地產,可能也不太在乎這些損失。
但是這樣管理不善,內耗造成的損失將波及到市場與合作伙伴,帶來的影響將對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帶來障礙。
三、庫存大量積壓
許多企業銷售和利潤狀況都不錯,但因為產品有明顯的淡旺季,帶來大量的庫存,如空調、羽絨服、毛毯、家紡、冷飲,消化不掉的庫存占用了大量的資金,無法投入到再生產中,這樣盈利實際上只是帳面上,為了消化庫存,不惜代價折扣甩賣,既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積壓商品無法消化,如某羽絨服企業雖然銷售額高達二十多億,常年庫存也有四五個億,搞反季節促銷,效果有限,成為侵吞利潤的黑洞。產需之間、產品本身是否適銷對路,都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
面對庫存,盤活資金,什么促銷活動都出現了,送飛機,送別墅,甚至送美女結婚,企業將庫存壓力轉移給經銷商,經銷商又低價甩貨轉移給消費者,由此品牌的價值和美譽度受到影響,消費者也持幣觀望,等著打折再買,企業不斷推出更高端、更新的產品刺激消費。很快就被淘汰變成積壓品,這樣的情況天天在持續上演者。
四、盲目追求業績增長
筆者在日常的調研咨詢工作中,發現眾多的企業負責人,往往非常在意有多少規模,多少技術設備,多少產能、多少銷量,可是了解到利潤這個核心的問題時,卻連連搖頭,原來連3%的利潤都沒有,甚至到了虧損的邊緣,某家紡企業想請濮存昕做品牌代言,并在央視投放品牌形象。
筆者給該企業老板算了一筆賬,代言費和廣告費、宣傳物料的費用至少800萬,而該企業的產品是中低端產品,利潤只有3%不到,假如通過明星代言宣傳,在現有1.5億基礎上銷量增長一倍,只增加了450萬利潤,投入與產出相差350萬,不但不能改變現在低利潤的困境,還要倒賠300多萬,這樣的生意明顯不合算。
可國內就是有一些企業,抱著對銷量的無限追求,大肆廣告投入,結果資金鏈都被打斷,偃旗息鼓。這種只看節節攀升的銷量,不關注利潤的做法往往做得很大,卻轟然倒下。
五、服務不夠完善
許多企業的優質服務僅僅是一個幌子,一旦打電話找到服務人員,他們馬上答復不清楚、不知道,這事情和我沒關系,尤其是在餐飲行業尤為嚴重,筆者有一次出差,晚上住在某知名的商務連鎖酒店,打開筆記本上網,網速很慢,打電話給前臺,前臺的答復是不知道,你找工程部吧,工程部電話根本沒人接,商務酒店不商務,這樣的酒店換了你,下次還會去嗎?一些企業的員工可能是缺少相應的培訓和督導,有的員工甚至認為做服務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工作,這樣的心態和觀念,導致企業大量的客戶因服務不周而流失,營業額和利潤下滑也就成為必然了。
六、大打價格戰
市場經濟發動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是司空見慣的商業行為,但是不少企業把戰術的行為演變成日常的行為,長期的進行廣告轟炸、價格跳水,一旦廣告播出頻次稍微減少一些,終端的貨就出現滯銷,一旦促銷期結束,馬上售點幾個月門可羅雀。
于是繼續上述行為,帶動銷量的提升,企業陷入到了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的圈子里無法自拔,每次看到財務報表那些居高不下的廣告費和銷售費用,以及那越來越少的利潤,甚至虧損無所適從,中國整個彩電的利潤總額還不及索尼彩電的利潤額。
浙江某生產著稱的小鎮,幾乎把所有港澳臺的明星都請了一遍,作為品牌的代言人,可是這些服裝品牌,卻沒有多少消費者知道,企業陷入到了盲目的攀比和模仿跟隨中,迷失了方向,投入巨大,卻收效甚微,天天疲于奔命,陷入到同質化的紅海中,這樣還能堅持多久呢?
凡此種種,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少,寒冬到來之際,更是雪上加霜,企業面臨空前的考驗和煎熬,無厚實的積累過冬,如何挺過寒冬,企業根本核心是盈利,追求其他都是本末倒置,現在是思考我們該如何提升盈利的核心問題了……(來源:家居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