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9屆中國建博會(廣州)落下帷幕,定制家具大受追捧、炙手可熱,以至于業內人士稱本屆建博會為“定制家居“的
T臺秀。本屆展會共有參展企業2200多家,總參展面積39萬平米,92萬總人次入場,從參展商的數量與招商解數來看,定制家居的藍海正在迅速變紅,在搶占市場份額、圈畫區域版圖的競爭中,正在上演一場群雄爭奪戰。這場紛爭的背后,到底誰能拔得頭籌,鹿入其手?
弱勢者從來都是被碾壓的陪襯品
這一輪由定制引發的激戰,勢必會讓家居行業重新洗牌,那些預期不足、變革不徹底、運轉不靈的企業,不但得不到鹿甚至還會被灼傷。而作為弱勢群體的小型企業,將會被清理淘汰出局。
新生代知識型消費者在行業同質化競爭浪潮中,早已通過網絡突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壁壘,暴利的時代一去不返。小企業如果沒有巨額資本支持,去形成規模效益、去降低邊際成本,在“性價化”的菜單準則下被拋棄。
同時,近幾年建博會上的“環保
”賣點,聲音越喊越大,健康安全是產品重要的基石。2016年出臺的“史上嚴”環保法,大幅度提高了定制家居行業的門檻,隨著政策執行,會陸續框死一部分“質低價低“的草莽,也斷了企圖者們的一條求生路。
家具制造大佬欲突圍,尾大不掉難掉頭
引用業內人士觀點:“從建博會各大品牌打出的招商口號和標準來看,禁錮行業發展的核心不僅是資本,終端突破也是行業整合的關鍵,終端店面開拓200家以上、單店回單平均每年達55萬以上……
滿足這些硬性條件,才不會跌出行業主跑道。”全友、掌上明珠、顧家家居等傳統家具品牌大佬,也看準了未來新的增長點,紛紛推出定制家居模塊。
毫無疑問,這些家具制造大佬在資本實力及渠道遍布上占有先天優勢,但后勢如何,談成敗還為時尚早。因為,定制講究的是個性消費,信息化訂單管理拆分與集中,它與成品家具“調研、設計、生產、庫存”的模式截然不同。面對當前現金流,忍巨痛揮劍自宮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尾大不掉的管理營銷機制,是阻礙變革的挑戰。
櫥柜企業紛紛跨界融合,品牌區隔是挑戰
櫥柜企業從單品類去跨界融合,似乎理所當然,畢竟定制化服務講求"體驗"效應。近幾屆建博會,櫥柜企業紛紛向全屋定制進軍,形成一股跨界融合的大趨之勢。然而,品類延伸之路并不見得好走,看似相同、實則大有不同,無法一蹴而就,潛在品牌印象導致下的消費行為模式難以改變。從、歐派、志邦等櫥柜企業來看,都實行了分體系運營,希望通過櫥柜再拉出一個新的全屋定制品牌,這無疑是一次再創業,但品牌區隔帶來的挑戰不容小覷。
“全屋定制”是個整體,消費者選擇了一個品牌定制臥室與客廳,還要再選另一個櫥柜牌子,并不是真正的一站式購物體驗。櫥柜企業在市場傳播定位、品牌嫁接、渠道終端陳設上的關聯將何去何從,還需拭目以待。
互聯網基因執刃者的創新與逆襲
當今新興的經濟形態,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是互聯網思維與體驗營銷的縱橫交叉。在定制家居角逐之戰中,看好的還是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定制家居企業,比如“麗維家”等企業。
麗維家已獲得順為資本、聯創永宣、熊貓資本的資本市場的A、B輪融資,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其一,它沒有小企業的資本困難,在生產規模、工藝技術、優質材料上大量投入;其二,該企業以“互聯網木匠”自詡,一開始便以高性價比的定制家居產品為需求來定義產業,為消費者推出“空間定制”服務,因此沒有品牌跨界的心理定勢,不存在轉型困難問題;其三,不存在分體系運營的難點,集中精力拓寬渠道,依托互聯網技術平臺、融合大數據洞察消費需求,可謂占據了“天時與地利”。
然而,高速成長背景下的內部管理、人才體系建設,是影響奔跑的鞋中砂礫,“人和”是的核心關鍵之一,需要麗維家警惕。
同時,作為泛家居行業的新進者,在供應鏈體系、渠道管控上,不具備如櫥柜企業、家具制造巨頭們的經驗積累,執刃者有刀不見得厲害,關鍵還要看整個產業鏈條的把控與突破。在此形態下,麗維家分別打造了木頭來了、奧家、安達人、木匠大學等平臺,借鑒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思維,率先打造了產業鏈閉環,這或許不失為一條輕而快的、大膽創新的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