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家裝公司的工人來源基本是靠與有工人資源的工長簽訂協議,工長在一個企業注冊后便可以接到這個企業派出的活兒,帶領手下的“兄弟們”施工。而所謂“產業工人”就是被完全納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享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崗位培訓、晉升等待遇以及其他各項福利。那么,在我國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家裝工人到底是“分包”好,還是“自營”好?家裝工人,到底歸誰管好?
收編的工隊變身“產業工人”
在十年前,就有業內人士提出“家裝工人產業化”的概念。但是一直卻沒有真正實現。而今年異軍突起的互聯網家裝“愛空間”,宣布自己將實現家裝工人產業化,所有的工人都是“自養”,拋棄傳統家裝的“分包”制度。
愛空間創始人陳煒認為,裝修行業是農民工多的行業。愛空間把這些農民工收編成自己正式的員工,給他們提供宿舍、提供培訓、交納保險、提供有保障的生活。他認為,工人產業化,可以讓這些工人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也給了客戶有保障的裝修施工,還能減少家裝中的增項問題。“之前我們走了彎路,自己招聘工人,進行培訓。但后來發現,直接把‘工長’變成公司的‘項目經理’,收編整個工隊,會更有效率。我們目前通過‘雙軌制’來實現工人產業化,一邊是自己建立培訓學校,進行大批量培訓;另一邊就是‘收編’社會上的工長,把他和他手里的工人直接納入公司體系,變成我們的‘正規軍’。”
陳總表示,自己養工人,的困難有兩點,一個是管理上,一個是開銷上。“以前這些工人都是自由散漫慣的,把他們變成自己的產業工人,需要對他們的思想觀念進行轉變。”而對于自己養工人開銷大這件事,陳總認為,初期階段是“燒錢”的,就像飛機在起飛的過程中耗油:“所以我們才會有融資啊。”
自養工人障礙重重
如此看來,產業工人制度略勝一籌。但對于家裝公司工人產業化是不是的方式,秉著探討的求是理念,北京晨報也采訪了業內多位家裝負責人和協會負責人。
圣點裝飾執行總裁張暄認為,自養工人的確是個好想法,但在如今的家裝環境里想實現工人產業化實在不現實:“家裝工人的流動性很大,家裝又不像工廠生產線,每天都能保證同等固定量的工作。所以越是有手藝的工人越不希望被一個公司所束縛,跟著工長找活干掙的錢遠比在一個家裝公司拿固定工資多得多。”他告訴記者,除了工人自身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國的建筑標準存在地方差異。“家裝工人產業化只有在標準化施工情況下容易實現,比如像日本。但我國房屋差異化大,無法實現完全的標準化施工。”
對于“實現工人產業化等于要實現標準施工”這條原理,居然之家樂屋總經理錢明發告訴記者,如果家裝中指定的產品固定、產品差異小、種類少,才可以實現“直接”安裝。“如果消費者并不想選擇規定產品,而是想選擇規定外的其他品牌,甚至是在裝修過程中想突然更換,這時候產品固定的家裝就無法做到了。”并且他認為,管理本身就需要成本,自己養工人,就意味著需要有更多的管理人員去管理工人。“那樣的成本太高,以目前家裝公司的接單量,是難以過多支出這筆費用。”
“目前很多家裝公司連設計師都只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不要提自養工人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委員會秘書長張仁說道。他表示,目前家裝公司都不會養瓦工、木工這種“一線工人”,養工人也只是養工長這樣的管理人員。“工人的福利保障等一般都是由勞務公司來承擔。”張秘書長告訴記者。
傳統家裝管控施工人員并不弱
其實,工人到底是自營好,還是分包好,都是管理上的問題。并不能說家裝工人實現了產業化就能提高家裝的工程質量和減少家裝中出現的問題。實創裝飾副總韓曉靜就表示,這其實是兩種概念,“不能用管理問題替換屬性問題”。“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工人,都是要體現在家裝質量上。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產業工人培訓會非常到位,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找到公司。但實際上目前‘大包’形式的家裝公司,施工出了問題,消費者同樣也是找到公司來進行處理,工隊只是實現了施工環節。”她表示,提出工人產業化這個概念是好的,但也不能否認分包制就是落后的管理制度。“管理好工長,同樣能管理監督好工人。至于能不能實現徹底的工人產業化,就要看整個行業環境。”
北京建筑裝飾協會家裝委員會秘書長李玉潔表示,也不能一味地認為,家裝公司“分包”的工程,就無法控制工隊,無法保證質量。傳統家裝公司將工程分包,大工長都是由公司精挑細選的,工長都要繳納不低于5%的質保金,雙方早已形成了穩固的利益關系,家裝公司對施工人員的管控能力還是很強的。
打造產業工人隊伍并非一日之功
以公建、家具的產業工人為例,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培育這些產業工人,要用多長時間?要付出多少?這是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的,需要有積淀的企業文化來培養的。家裝公司打造“產業工人”,一方面在管吃管住管培訓后,負責輸出工人,另一方面又要給這些工人分配工作,全盤都要“管”,企業如何做擔保?
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認為,家裝“產業工人”采用專業版組,能夠降低成本,管理效率高,還控制了私單。但是需要一個緩慢的“畜養”過程,對后臺的考驗也還很大。而家裝行業產能有限、季節性彈性大、各個環節事務瑣碎,采用社會化合作的用工方式,則更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田萬良表示,家裝公司“自養工人”,需要完善勞動保護、福利等問題,因此不是兩天就能建設出“產業工人”隊伍的。宣傳“產業工人”理念,只能說是一種管理手段,不能等同于確保產品質量的因素。家裝工程質量的好壞要靠項目經理、監理的把控。
但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工人由誰來管,根本不是關心的,他們要的,是家裝的質量和企業的服務。我們現在不能斷言哪種形式是的,但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家裝探索之路,依舊很漫長。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資訊內容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預知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裝修保障網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