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房價降價之勢呼之欲出,商品房銷售的噱頭令人眼花繚亂,這都是為開發商銷售房屋利益化作準備。而對于購房人來說,優惠條件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時就有可能掉進開發商的陷阱。
陷阱一:
大定小定多少都收調查:購房者只要表現出一點點購房的意向,銷售人員就會告訴你說這個戶型就只有幾套了,如果不交付定金可能就賣完了,要求客戶馬上交付定金。如果客戶說沒有帶夠定金,銷售人員就會要求客戶先交小定,然后要求客戶次日交齊大定。如果購房者在約定的時間內未能前來,所付定金就不予退還。
陷阱二:
隨意虛構贈送面積調查:“33平方米的單身公寓”變身“55平方米的小復式”、“買一送一”、“兩房變三房”……贈送面積成為時下部分樓盤誘人上鉤的重要營銷手段。
陷阱三:
無中生有引人入彀案例:日前,南山區某樓盤5位業主將某開發商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業主們發現當初賣房的時候建設的漂亮花園到了入伙時竟然消失,地上停車場又被開發商擅自更改為綠地。
陷阱四:
制造現場熱銷假象調查:在銷售現場,開發商總是在銷售興旺的氣氛,經常會在售樓中心的房源公示欄上打出“售完”的字樣,或者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標識出大面積的已售單元,讓購房者覺得已經沒有多少套房屋。銷售人員也會采取很多方法來制造熱銷氣氛,讓購房者產生緊張感,在沒考慮清楚的情況下,一沖動,就簽了合同,交了錢。
陷阱五:
樣板房被悄悄放大調查:一些開發商為了使空間看上去更加通透、視覺舒適,往往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
墻體,做成開放型廚房或透明式衛生間,這對于實際居住來說都是不實用的。一些開發商為了讓樣板間看上去更寬敞,會將樣板間做得比實際房間面積大一些。而購房者不可能看樣板間時找開發商要建筑圖紙,并拿尺自己丈量。案例:張女士說到她近買的一套房時,樣板間裝修做得細致極了,可交房時一看自己買的房子就沒那么好,很多材料都是劣質的,地磚有裂的不說,臥室地板顏色也不勻,衛生間臺盆和廚房櫥柜接縫里的膩子膏抹。
陷阱六:
包裝虛幻核心賣點調查:90%以上購房者對樓盤的印象來自售樓廣告。開發商通過全方位包裝樓盤核心賣點信息,如“奢華生活”、“品質人生”、“尊貴選擇”等等。
在樓市拐點時期買房,該如何避免陷入開發商的陷阱呢?對那些購房者來說要做好九大準備。
、密切研究政策動向,謹防掉到“空里”。政策大方向對購房者來說,是必須研究的,當決定買房前一定要考慮好應對措施。有購房者就有這樣的經歷,年初看好了一套房子,已經按照20%的調控前政策付清首付,結果因為首付比例提高,貸款收緊,而房子沒買成。
第二、遠離投資風暴中心。越是被熱炒的區域,泡沫也是越高,調控受到的沖擊也將會越大。敏感期買房,當然要避開熱炒區域,轉向價值洼地,才能盡量減少房價下跌帶來的財產縮水。
第三、貸款購房要注意三要點,一是首付承擔能力,二是貸款政策的穩定程度,三是預留至少三年的貸款還款準備金。做到這三條,就可以貸款買房了。
第四、買房不要只聽信開發商的“忽悠”,開發商給你看的樓盤周邊遠期規劃,能不能實現是個未知數,一定要仔細考量,有必要時請教相關專家。“畫餅”不能充饑,買房也要現實點好。
第五、理性看待投資性商業商務公寓。因為不限購,很多開發商大打產權酒店或者小戶型公寓的產品。標榜著管家式物業管理、或者以租代售投資回籠快等。但是商業性產品,本身價格就偏高,在樓市敏感期,走勢更加不確定,買前一定要多考量。
第六、買的沒有賣的精,開發商的小算盤打得那是一個精。現在房子不好賣,開天花亂墜的條件先把客戶忽悠來買房是要務。但是一旦購房合同簽了,想不買是不大可能了。所以買房簽預售合同條款要字斟句酌地研究,千萬別中了“陷阱”。
第七、現在很多樓盤,一來為了提高價格,二是為了追隨潮流,很多都是全裝修房。買這樣的房子,當然在入住的時候會很省心,但是交房前卻一定不能放松。全裝修房的驗收和質量審核一定要做細。
第八、購買學區房要謹慎,目前很多消費者買房關注的就是教育資源,就是所謂的學區配套。如果是沖著這個區購房,買前一定要事先做充分扎實的調查研究,不要輕信廣告的迷人表白,而應該切實前往教育主管部門一探虛實。
第九、購買“地王”周邊的商品房要謹慎再謹慎。“地王”多是在樓市火爆的時候,被炒作出來的超過實際價值的土地。因為拿地成本高,“地王”的房價也必然不低,也會拉動周邊房價跟著猛漲。所以,這個時候購買地王周邊的房子,就要想好再出手,要是能砍價則一定要多砍點。
內部認購或VIP優惠調查:出售VIP卡、內部認購、日進斗金……商品房銷售的噱頭令人眼花繚亂,這都是為開發商銷售房屋利益化作準備。而對于購房人來說,內部認購由于有優惠條件,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時就有可能掉進開發商的認購陷阱。